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秦始皇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六十三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 / 2)

作品:《家父秦始皇

“五律,顾名思义,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这个继承了古体诗五言古诗的基本特征,不同处在于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

将各种体裁的近体诗给他讲述了一遍,花费了三个多时辰,中午吃饭也在奉晨馆简单吃了一些。

青田子记得倒是多,只是看表情仍是一脸懵。

我伸了个懒腰:“今天就到这里,过几天朕会将《钦定词谱》、《声律启蒙》等相关的规则写给你,你整理汇编一下。”

中国古代诗词浩如烟海,我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写出来,好在古人的书比较简洁,比如《大宋重修广韵》,总计不过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

但问题是秦朝时的字词发音与后世不一定相同,要是改的话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了,我也没那个才华去改古人的书。

所以我没想着将体裁定那么死,诗词刚出现的时候不也是慢慢发展的嘛,只要给他们定个基调,相信以古人的聪明才智能摸索出来,说不定还会有什么创新。

青田子沉浸在记载的东西上,良久回过神道:“敢问陛下,是古体诗不好吗?为何要推广这么复杂的近体诗?小人以为,诗歌本就是表达的一种形式,如果定下太多的条条框框,是否反而不太好?”

心中却在吐槽:那五绝统共不过二十五个字,居然有这么多规矩!这写一首不得头发熬白了!

我笑了笑:“不是古体诗略逊一筹,也不是近体诗更胜一节。所谓文化,《易经》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贵乎于人?文化自然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可不要理解偏了。”

我起身道:“然大秦欲以文化教化天下,就不能拘泥于现有的这些东西,朕不过是加快文化百花齐放的进程罢了。”

青田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给你举几个例子吧。”我微笑着道:“不过要先说好,这些都不是朕作的,是某些先贤的才华横溢,朕还没有那样的文采。”

反正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迹,就算今后还会出现这些前辈,以他们的文采应该能作出更好的诗词吧,不妨先拿来给大秦做个表率……

“第一首是杂言古诗,也是古体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听我念完,青田子瞳孔渐渐放大,猛然手忙脚乱地拿起笔奋笔疾书!

写完后紧紧盯着手中的诗,不住地感叹道:“枉活四十有余!枉活四十有余啊!我以前写的那些诗简直是不堪入目!不堪入目啊!”

随即抬起头急切道:“陛下刚刚说这是一位先贤所作,敢问是哪位先贤?小人可否拜会?”

我呵呵一笑:“距今大约五百年,哪里能得见?”

青田子惊讶道:“五百年……那得是周时的人了,可惜!可惜不能得见啊!”

是五百年,不过是往后五百年……

“第二首是一首五言绝句,正合此情此景此季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青田子又是一阵出神,连忙在纸上记录下来!

随后我又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给了他,青田子更是如获至宝,细心记了下来。

看他写完,我又提醒道:“近体诗因为严格押韵、平仄,再加上那些先贤遣词造句极具才华,所以感觉这些诗词表达的感情更为细腻、震撼。但你不要因为这些诗词就妄自菲薄,采风的事还是要继续下去。”

青田子恭敬一礼,肃然道:“小人今日才闻天下绝唱!牢记陛下教诲,必使我大秦之文化傲立于天下!必使天下人人以大秦文化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