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欲九天揽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三章 浪起微时,潜流已至(2 / 2)

作品:《我欲九天揽月

可是当站在这个人旁边的时候,就连郑道,都显得有几分虚浮、软弱,根底不足。

能有这样的威严气度,能毫不掩饰的于旷古堂总堂之中表现出这样的气度,当然只有他们的总堂主,赵离宗!

“……我原本以为,那个苏寒山能够闯到飞来峰上,是另有援兵,后来查看了几处战场,才发现他真的是以单人之力杀穿了黛绿嫣红和幽刀影剑,又在河边之战,覆灭了相府七派掌门嫡传和老三手下的精锐。”

郑道正在亲自汇报今天的事情,双手拢在袖中,目光看着地上的尸体,既没弯腰也没低头,语气却很恭敬,也透着对这件事情的凝重。

“他应该还不是宗师境界,在河边独战两百多人,居然能够把这些人给全部歼灭,最多离宗师也只有一步之遥。”

“更麻烦的是,他好像可以在战斗之中,运用白云醉仙丹。”

赵离宗轻声说道:“道济禅师的白云醉仙丹?”

“正是,这种丹药的效力除了宗师之外,没人敢打包票说自己扛得住。”

郑道继续说道,“但是这种药不分敌我,如果用来当暗器,自己不能往暗器上灌注内力,威力有限,很容易应对,如果涂在兵刃之上,自己出手就先不能往兵刃上灌内力,必为高手看出端倪,有所提防。”

“能够把这种丹药,用在孤身面对两百多人的战场上,此人的武功,绝对有一种普天下武学流派都难寻的长处。”

赵离宗说道:“不会是张叔微改进了这种丹药吗?”

“应当不是。”

郑道说得有八分笃定,“如果张叔微自己能用,他面对我时,肯定会抢攻,但他没敢这么做。”

赵离宗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表情渐渐显得沉痛起来。

“将军难免阵前死,瓦罐不离井上破,江湖人死于江湖,本属常事。老三他们若死在扶摇山那些成名之人手下,不过是多添几笔血仇,可死在一个未曾预料到的人手上,不免多添了几分意外的伤感。”

他口中轻声低语,缓步向前,走过一具具尸体,停在右判官旁边。

“这些年,除了左丞相范钟、扶摇山李秋眠这一系人手之外,朝野中暗地里还有第三派人,多次给冷幽冥通风报信,乃至从宫中到各地武林,也似有他们的影子作祟。”

“右判藏身在冷幽冥身边多年,为的就是揪出那一批人的蛛丝马迹,劳苦功高,丧生在此次行动中,更是意外中的意外。”

“生前他几乎没享受到半点身为我旷古堂干将的好处,看来也只能报答给他的族人了。”

赵离宗下令,“让他以我们旷古堂堂主的规格,和老三一样,风光大葬。”

“七派掌门的尸体暂且留在我们这里,明日问问相府那边要怎么处置,然后再办。”

众人垂首听令,陆续把尸体运走。

赵离宗转身回到卧虎厅内,坐上了那张用千载不化、极北寒冰雕琢而成的宝座,眉毛略微垂了垂,说道:“查一查这个苏寒山的来历。”

郑道也已经跟了进来,却没有回话。

他知道,这不是问他的。

少顷,堂后有机关暗门转动的轻微声响,走出来一个头戴紫玉莲花冠的细目鹰鼻道人。

此人正是旷古堂的二堂主,紫海道长。

他手底下至少有一百五十个从小精挑细选,又用极其残酷的奖惩手段培养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武功不高,办事的本领也不强,但就是记忆力格外出众。

旷古堂养着他们,也不需要做别的事情,就只需要记住旷古堂收集的,天下各方各派的消息,每一个人专门负责记忆其中一部分。

如此一来,如果旷古堂的高层想要翻找什么消息,就不需要去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查询,只需要找他们问一问。

“没有答案。”

紫海道长亲自上来汇报,“旷古堂收集的所有资料之中,找不到哪一家哪一派的武功,可以跟大堂主汇报的所有尸体线索匹配起来。”

“宋国、金国、蒙古、扶桑、安南、暹罗,凡我们所拥有的资料,都没有哪一个能确定是这个苏寒山的师承。”

赵离宗早有预料:“那如果不依那些固有的情报,让你们猜呢?”

紫海道长已经想过此点:“按我一己之见,可能是赖布衣的传人。”

郑道补充道:“苏寒山能够把幽刀影剑的成员反过来困杀于阵中,足可证明,他不但战力高,眼力也极高,再结合他的年龄,寻龙剑派确实最有可能。”

寻龙剑派代代都是少年奇才,虽然也代代都短命,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淬炼双目,眼力超凡,脑力超常。

他们的祖师赖布衣,被人说得神乎其神,据传可以看一家之坟,寻龙点穴,改造风水,福荫子孙,也可以看一城之气数,预算百年乃至数百年后,福运最浓的城池,提前为之选址,鼓励周边百姓迁居而至。

连儒门近百年来第一高手朱熹活着的时候,都对赖布衣风水之说推崇备至。

而且寻龙剑派的传人在武功上,每一代都会另创新招,剑法风格几乎与前代截然不同。

至于苏寒山不用剑,只用刀枪拳脚这种事,似乎,也可以看成寻龙剑派的又一次创新。

赵离宗说道:“好,那明天传达消息的时候,把你们这个猜测一并传过去。”

郑道心领神会,应了一声。

当年皇帝夺取权力的时候,考虑到史弥远党羽太多,为了不引起太大的动荡,做了许多妥协,以至于史弥远和皇帝之间,至今都没有撕破脸。

而且最近几年,皇帝自己也爱上了谈玄论道,说禅讲法,身边动不动召集一群和尚道士,还曾经想要为自己的宠妃大盖功德寺。

他这样痴迷风水、预言、转世、国运等等真假难辨的说辞。

跟史明远一心求长寿的风格,倒是越来越有所共鸣。

如今普济神医和寻龙传人都聚在了扶摇山,史弥远只要稍使些手段,不难让皇帝也在这件事上,做一回助力。

到时候,旷古堂想要动手,就更容易找到机会了。

“不论是不是寻龙剑派传人,他这次做的事情,都已经彻底宣告了他的立场。”

赵离宗神色淡淡的说道,“一个不满弱冠,就已经这么棘手的死敌,假以时日,必是头号大患,还是让他尽早去死为好!”

这时,堂后的暗门再次启动,一个身材瘦削的汉子来到厅前,单膝跪地,献上一封密信。

赵离宗神色古井无波的接过来,可才只看了一眼,便耸然动容。

郑道和紫海道人心头一震,都面露惊诧之色。

他们至少已经有十年,没有看见过赵离宗出现这么剧烈的神态变化。

“总堂主。”

郑道问出声来,“出了什么事情?”

“刚从宫里流出来的消息,皇帝已经暗中下旨,准孟昭宣回一趟临安,而且……”

赵离宗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据说他这回从边境秘密回转,是因为要跟皇帝面议一件大事,也是因为,他已经病重难支,寿数将尽了!”

紫海道长失声叫道:“怎么可能?他才四十二岁!”

如果是在从前,天下猛将四十多岁就身亡,也不是什么特别罕见的事情,战场奔忙,留下的暗伤、暗疾,是很容易要人命的。

有些光耀青史的将星,甚至都没有活到三十岁。

但孟昭宣是当今诸国公认的第一宗师,这个时代,在脱胎换骨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的人。

这样一个人,十年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军,都再也没有败过,甚至没有伤过,什么病能够染到他身上?

就算他再活一百年,都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怎有可能现在才四十出头,就寿数将尽了?!

郑道只是抬手,按了按自己的额头,喃喃道:“其实也不是不可能。”

“李秋眠……”

赵离宗捏着那封信,抬眼向南看去,好像已预感到弥天裂地的狂涛,“你既不是要治你的老娘,竟然,也不是要治你自己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