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张韩用计,有他独特的风格(2 / 5)

作品:《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啧,”张韩手一摊,无力的埋怨道:“岳父你说什么呢?我这刚来点愤慨进言的感觉。”

“行,你说你说。”曹操嫌弃的抬起手,示意他继续编下去,不是,说下去。

……

尚书台。

深夜仍在正堂的荀彧处理完公务,起身来披上袍子,到下首一侧的案牍又跽坐而下。

其上,写着一篇大论,依稀列举了袁绍、冀州以及丞相、兖、豫的些许风气、军力之对比。

又有堆砌成山的战报卷宗在侧,荀彧,已从其中分析提炼出来了很多鞭辟入里的见解。

写出了数条袁绍之劣,而丞相之优的对比,他打算,在明日朝会时,于大殿之上,告知百官,再壮一番声势,助丞相得朝堂各族文武之助,广攒兵力、财力,用于明年交战。

这一场大战之后,则天下半数可定,许都之政,会成为当今乱世之中真正的庞然大物。

“战事得胜,应当欢庆,到现如今来,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若是在朝堂之上,趁势而出一篇如此策论,当引为一番风潮。”

“如此,也乃是文士之大德,功绩,吾辈文生,应当为主分忧,行此豪言之略。”

荀彧的内心,其实还是万分激动的,他要做的事,乃是趁机压制住整个朝堂上,与曹操出身不同的士人,同时也压制那些又开始蠢蠢欲动的士大夫。

最重要的是,此论,将会传开出到大江南北、大河两岸。

让各地诸侯,天南地北的大汉士族,都可知晓袁、曹之间的差距所在,明白当下大势之所在,如此一旦得胜,何人不惧?

此乃是,振奋朝堂、牵动人心之言,就叫做……

四胜四负论!

荀彧又再次看了一眼,手执刻刀满脸的慎重,但是眼神的确是难掩其兴奋。

即便是他淡雅的心性,这一刻也按捺不住历史壮举的激动。

一眼扫下来,已经有三胜,两负了,还差三条,写完再睡……

明日,语出惊朝堂,立我大汉作战之基,此乃是真正的远大之略。

“如此,才是真正以身与名为注,立世与史之豪言。”

荀彧满腔热血,可谓灌注全身,气血游涌,豪情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