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九集 三路西征(4 / 5)

作品:《华夏真相集

凡经王澄所过目之文题,王衍便说:已经平子之目,我复何言。

王澄曾对王衍说道: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王衍则答: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王澄调任荆州刺史,朝中百官前往送行,王澄却上树掏取鹊巢,旁若无人。

可惜似此落拓不羁,超凡脱俗之才,偏又生性不恤下民,对流民尤其鄙恶,毫不留情。

王澄此时虽任荆州刺史要职,负军国之重,但平素不理政事,日夜饮酒,终使荆州大乱,导致流民群起而叛。王澄恃其计谋,袭杀流民之众八千余人。

流民遭受重创,便推杜弢为首,将王澄视为寇仇,皆欲杀之而后快。王如之叛,其实亦为王澄强逼遣返回乡所迫,故此有切齿之仇。

闪回结束。王澄率军西向,渐近襄阳。

王如此时正引兵攻打襄阳,闻听王澄经此西进,不由暗道:此天使我得报大仇!

遂令严嶷率军继续围困襄阳,自引一半人马前至沔水南岸埋伏,藏于苇丛之中,等待王澄军到来。

天向晚时,只听远处蹄声杂踏,王澄引领荆州军施施然而至,全无防备。

王如下令:放箭!

于是万箭齐发,如同猬集。荆州军立刻倒下一片,行伍大乱。

王如再令:刺杀!

民军闻令跃出苇丛,皆挺长矛乱刺,大叫:只要王澄性命,余者投降免死!

荆州军闻听,大半弃械投降。

王如驰马四顾,来寻王澄,欲亲斩之,为被杀流民报仇。

哪知王澄倒甚乖巧,早将盔甲脱了,弃之苇丛,率十数个亲随弃军而走。于是一路逃至建邺,去投族兄王衍及琅琊王司马睿而去,从此再也不想西上洛阳勤王之事。

王如杀败高澄而回,但久攻襄阳不下,军中终因缺粮大饥。

部下党羽因分粮不均,于是各引部兵,互相攻夺。

城内守军见状,遂大开城门出战,王如军大溃,四散奔逃。琅琊王急派官军趁机进剿,尽收王如属下。

王如部众丧尽,只得来向王敦投降。

王敦从弟王棱喜爱王如勇猛,请赐为部将。

王敦:此人奸险蛮悍,难以教养,你性情急躁,不能宽容待彼,则反为祸根。

王棱:我以恩义待他,有何不可!

王敦拗不过他,只得同意。王棱遂以王如为随身部将,特别宠信。

王如与同僚比试射箭,屡次相争酿过。王棱大怒,对王如施以杖刑,王如深以为耻。

画外音:其后王敦欲反,王棱加以劝谏,王敦最终动了杀机,秘使人激怒王如,借其对王棱平日忌恨,于宴前刺杀王棱。王敦闻报,又佯装吃惊,逮捕王如处死,算是为王棱报仇,其用心机险恶如此。此是后话,连带王如一生结果,一并在此表过。

至此两路勤王大军皆败,汉将王弥便即通行无阻,引军直出轩辕关,逼近洛阳。

颍川、襄城、汝南、南阳、河南诸郡有流民数万家,素为官吏及当地居民所迫,此时闻汉军南下,便皆杀主人及长吏以应王弥。

汉主刘渊闻报王弥连胜,又遣刘灵为将,前寇幽州;复使曹嶷寇掠东平、琅琊二郡。

先说刘灵一路,引军前来袭扰幽州诸郡。

幽州刺史王浚闻报,急点大军,遣部将分作两队,埋伏于险津两岸,以待汉军寇至。

刘灵仗其勇猛,径直率兵从险津中间穿过,幽州伏兵大起,左右夹击。刘灵浑然不惧,左支右绌,尽能支吾;未料王浚亲引大军忽至,变成三路夹击。

汉军大败,刘灵身中数十箭,终战死于乱军之中,余部俱各败归走还。

王浚既杀刘灵,遂派部将祁弘,率鲜卑人段务尘等,引十万骑兵前往青州讨伐石勒。

石勒在山东因循日久,不曾防备北兵,在飞龙山被祁弘打得大败,战死万余。石勒退驻黎阳,分遣部将攻击叛变壁垒,复收降三十余座,设置守宰安抚垒众。

继又率兵进攻信都,杀死冀州刺史王斌,军威复振。

晋大将军苟晞闻报大惊,檄令车骑将军王堪、北中郎将裴宪,从洛阳率兵讨伐石勒。

石勒放火烧毁兵营军粮,回军迎战,驻于黄牛垒,以兵围攻魏郡。

魏郡太守刘矩不敌,举全郡归附汉军。石勒即派刘矩统率其众为中军左翼,复引军赶到黎阳,大败裴宪来攻之军。

裴宪弃众逃到淮南,王堪退兵驻守仓垣。

刘渊闻说收了河北,复定冀州,诏命授予石勒镇东大将军,封汲郡公,持节、都督、王都等旧职不变。石勒纳张宾之计上表坚辞,不受汲郡公之爵,朝中众臣无不称赞。

石勒又与阎罴攻击月者圈、苑市,二垒皆下,但阎罴不幸被流箭射死。

石勒遂领其众,复潜地里引一万轻骑从石桥南渡黄河,攻陷白马,活捉男女三千余人。又东袭击鄄城,杀死兖州刺史袁孚;再趁势攻陷仓垣,杀死王堪。

至此,冀、幽之地皆平。石勒遂北渡黄河,进攻广宗、清河、平原、阳平诸县,晋军望风而降者至有九万余人。

石勒乘胜驱众,再次南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