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11章 皇帝盖饭(2 / 2)

作品:《红楼襄王

“这我倒是想到了,可能带的也就那些,没什么新意!”朱云笙无奈道。

即便是殿外侯着的李庆祥,听到动静亦被吓得抖了抖身子,抬手擦去了额头上的汗珠。

转过身来,朱咸铭接着问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东宫学士们的意思?”

司礼监离乾清宫不远,戴权很快出现在朱咸铭面前,又被其另外吩咐了差事,简单来说就是再派一队人去金陵。

锦衣卫送来的紧急奏报,仅这一句他就知道是坏消息。

“他成日里发牢骚,说我这当爹的处事不公,还说什么自己是捡来的……此事你不会不知道吧!”朱咸铭面带不愉道。

当戴权领命离去后,太子朱景源才匆匆赶来,此刻朱咸铭已吃过饭在看书。

金陵都司正开始调兵,得知消息的乱民就作鸟兽散,顺道还把溧阳县抢了一通。

而在这件事上,溧阳士绅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被抢劫的溧阳县城之内,大多数都是他们的产业。

只是后来金陵事态平息,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哪知道现在皇帝又问了。

很快李庆祥进入殿内,朱咸铭先是训了他几句,随即才命他传话给金陵千户所,让一定要把事情原委查清楚。

“是!”李庆祥谨慎答话。

“太子,上次让你推选安抚金陵的官员,你如今可有着落?”

皇帝终究是皇帝,他若是真的生气了,即使作为皇后也得告罪。

小小的民乱,朱咸铭并不看在眼里,他更重视躲在后面捣鬼的人。

杨清音正愁不知如何接话,听得此言当即说道:“明天我打算去看看老十三,你要不要随我一起去!”

太子推荐的人还有个相同点,此二人本官都是正三品,而金陵地方最高官阶为从三品,派这两人可以稳稳压制地方。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说……请您过去用晚膳!”

“姓朱的……老十三是我命根子,这些年任你打任你罚也就罢了,如今你如此苛责于他,是不是想要我的命?”

“行了行了,朕宽恕你了……弄这些虚客套作甚,这晚膳还吃不吃了?”朱咸铭没好气道。

朱景源完全没想到,老头子叫自己来是为此事。

当然,皇帝的想法杨清音不会知道,便听她反问道:“这跟我有何干系?难道不是你纵出来的?”

大概半个时辰后,便到了用晚膳的时间,皇帝本人自是应邀而来。

朱景源接着答道:“都察院副都御史梁潜,此人刚直不阿办事周全,在陕西巡按都御史任上,曾引出过朱金龙贪腐大案……”

“陛下请用!”

只是受限于认知,在说了新政的好处之后,他还是道出了其中不足之处,便让皇帝对他再度不满起来。

不把这些人给挖出来,一则接下来新政推行会受阻,二则难消他的心头之恨。

显然,甄琴瞄上了这个位置,于她而言只要进了襄王府,在族中姐妹那边就不算丢人。

“十一月初一,应天府溧阳县衙差役,赴上田村重勘土地,与村民起冲突遂打死三人,百姓群情激愤反杀官差,而后围聚县城……”

唯一值得关注和干涉的,便是局势濒临失控的扎萨克汗国,一旦其反叛朝廷就要调整策略。

“金陵有按察使司,若再从刑部派人去,便显得朝廷不信任地方!”

程英行礼后离开,而朱咸铭又回到了餐桌,此刻这里已被收拾干净,并重新盛上了一碗饭。

然而下一刻,只听朱咸铭说道:“不就去上林苑看看……我随你去不就行了,多大点儿事,值得你闹成这样!”

听得此言,杨清音总算安心下来,同时感慨自己摸准了皇帝的心思。

程英打开信函,展开之后念道:“北镇抚司左署转金陵千户所报……”

“是!”

皇后体贴得过分,让朱咸铭略微不太适应,便问道:“无事献殷勤……你想如何?”

皇后变脸的速度,直让朱咸铭瞠目结舌,偏偏见老妻泛红的眼眶,他还不敢继续与之争辩。

“另传旨金陵布政司,让他们要设法稳定局势,绝不可让其他府县闹出乱子!”

眼见皇后越说越里谱,朱咸铭终于忍不住开口:“够了……”

说完这话,程英自觉低下头去,他能猜到眼下皇帝有多愤怒。

这次倒好,虽然不是围的应天城,却直接闯进了县城里去,还把知县都给扣下了。

“你们都退下!”皇后环顾左右。

而今日太子之回答,着实让朱咸铭刮目相看,他本以为太子会说百姓造反,定是官府欺压如何如何……

偏偏他想给位置的老四,各方面表现又撑不起这天下,着实让朱咸铭更加郁闷且难受。

上次民变平息后,朱咸铭为了不再闹出乱子,就没有让深入追查。

“被乱民给围住了……”

“我看如今……你是越发的过分了!”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在皇帝旨意还未送达时,金陵又传回了更多消息。

“只是儿子见识浅薄,怕误了父皇大事,所以不敢妄言!”朱景源态度极为谦卑。

毕竟是一起长大的兄妹,对朱景洪这位嫡三哥,朱云笙还是非常关心的。

“陛下胸怀四海,何故如此斤斤计较!”

进到殿内,朱景源行礼后被叫起,而朱咸铭也放下了书册。

皇帝话音才落,就听现场“啪”的一声,却是杨清音将筷子拍在了桌上。

比如此时朱咸铭怒急,那便可以直接做出裁决。

“皇后跟朕红脸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话!”朱咸铭淡定道。

依朝廷制度,亲王侧妃该有两位,即使杨静婷占了一个,如今也还剩下一个名额。

当然,被推荐这两人也支持嫡长的太子,算得上是东宫的自己人。

“金陵屡次闹出民变,太子对此怎么看?”

…………

“有十三爷照顾着,宝姐姐定不会受了委屈!”

“还有……把太子叫来!”

太子一边跟上,一边答道:“刑部侍郎李桂春,办事周全应对机敏,七年前任安南按察使,曾平定过兴安府民变!”

言罢,皇后真从椅子上起身,然后就要跪下告罪。

朝廷的脸面,新政的推行……都迫使朱咸铭不能姑息。

“废物……”

厅内侍奉的十几名宦官,连忙跪在地上伏身于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虽说喊打喊罚的是皇帝,可杨清音比谁都要清楚,论爱小儿子并不比他少。

“看他?看他做什么?看见他我就来气!”说到这里,朱咸铭刚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了。

“让李庆祥进来!”朱咸铭知道这厮在外面。

起身来到了程英面前,一把将信函拿到手中,朱咸铭仔细看了起来。

停在乾清宫正殿外的丹陛石上,朱咸铭回头问道:“那么这二人……你觉得谁去最合适?”

毕竟堂堂皇后的亲侄女,也才是个侧妃而已。

“胸怀四海又如何,还不是得受你们的气!”

“陛下教训得是,教训得是啊!”杨清音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去上林苑的事,别让老十三知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把日子过成了什么样!”

一边给皇帝夹菜,杨清音一边说道:“但凭陛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