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是税证不是商证!(1 / 3)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朱允熞越想越觉得精神。

发票的作用其实有很多。

但是放在如今的这个年代,最大的作用便是真实,统一。

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互联网。

不少商户,要走遍各地。

可能在嘉兴府缴纳了税款,但是到了金华府,却被当地告知还要接着缴税。

为什么?因为没有发票,也没有凭据。

一切全都凭商人一张嘴说。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官府开了证明,另一个地方的官府也未必承认。

该缴税,还是要缴税。

当然,这也不能怪官府,毕竟证明可以造假,他们没有办法分辨真假。

再有一种可能,便是当地的官府想要捞点油水,所以即便是商人拿出了带有官印的证明,官府同样不认。

如此一来,造成的后果,便是各個地方收各个地方的税。

不管你其他地方交了多少税,到我这里,还是要再交一遍。

其他的证明?不算数!

而这些钱,多半也都进了当地官员的腰包。

毕竟天高皇帝远,收了多少税,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而商户,则是想尽一切办法逃税,伪装,造假……

长此以往下来,对于经济没有任何的好处。

朱允熞越是想,就越觉得心惊肉跳。

明朝末年,经济大崩溃,恐怕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好在,自己想到了发票。

有了税务机构开具统一的发票,有了专门的税收机构,则可以大幅度的杜绝这种状况。

再辅以复式记账法,就算有人想要徇私舞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发票监控国家经济的运转。

大到富甲一方的富商,小到街边的小贩。

只要有了发票,他们的收入,支出,资金流动向了何处,等等等等,全都一目了然。

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处理这些,也绝非难事。

而且这个时候,大明已经有了纸币。

老朱早在很久之前,就印制了“大明通行宝钞”,而且防伪也做的相当不错。

纸币,复式记账法,发票,税务部门……

种种元素加在一起,已经有了后世经济体系的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