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章 不急(3 / 4)

作品:《衣冠不南渡

鲁芝指出了更多的证据。

按着鲁芝的说法,最先进行租种的地区,商业活动变得极为频繁,在其他方面得到了增长,甚至治安也比其余地方更加稳定,盗贼变少,对各方面都造成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新的办法是将庙堂的收入降低,提升了农民的收入,而这样的政策虽然会让庙堂税赋下降,但是使民间重新拥有购买力,市场也随之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盗贼出现的概率自然也会降低

曹髦并非是自家那大父。

曹丕是一个很喜欢追求这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目标的人。

有些时候,为了能达到目标,更是会做出拔苗助长的举动来。

但是曹髦却不是如此,他很有耐心,哪怕税赋增长速度慢下来,只要能使市场复苏,让大魏各方面重新步入正轨,他还是愿意去做的。

税赋超过明皇帝,那只是一个数据而已,等到户口堆积起来,迟早都能超过去。

况且,还有半壁江山在等着自己去拿下来。

等到收了那两国的人口和耕地,这税赋还会迎来更大的增加。

曹髦压根就不着急。

“鲁公,既然这件事是可行的,那您就在各地进行推行吧,地方的情况都不相同,您还是要先多看看,勿要急躁”

鲁芝没想到,皇帝会反过来劝说自己不要急躁。

他当即领命,带上了东西,匆匆离开。

张华此刻走上前来,“恭贺陛下!!”

曹髦摇了摇头。

结束战乱之后,庙堂的税赋本来就该是不断增加的,也就只有魏晋这样的朝代,在建国不到三十年里就出现衰败,自己只是将势头调整过来了而已。

他压根就没有将那些数据放在眼里,对曹髦来说,就这些数字所带来的成就感,还没有看到那个食肆的规模变大所带来的成就感大。

“济北那里的事情如何了?”

张华回答道:“宗正正领着济北王前来洛阳听闻杀王案的几个罪人也被押上了马车,要一并前来庙堂受审。”

曹髦开口说道:“要不是茂先,济北王此刻怕是要入土了。”

曹髦之所以会派遣胡烈前往那边,是因为张华的提议。

当初曹髦跟曹演遭遇之后,曹演将济北王与人起了争执,准备先前往刑部,让刑部不要审理的事情告诉了曹髦。

曹髦当时只是吩咐曹演,让他来负责这件事。

可当张华知道这件事情后,他问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