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刘瑾贪墨三百八十吨黄金,一万七千吨白银?!(3 / 3)

作品:《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张永道:“我跟你一样,都想让刘瑾万劫不复。但就算是栽赃,起码也得靠点谱儿!”

“去年国库各项收入加起来,折成白银不过三千二百万两。”

“你却要硬编刘瑾家里的白银是国库一年收入的九倍?整个大明从朝廷到百姓家,全加起来存银有没有两万万七千八百万两都是个未知数。”

张永说的是实情。

几百年后的现代经济学家们做过估算。十六世纪西洋诸国在南美发现了大银矿。海量白银涌入大明。白银内流的过程持续了一百多年。

一直到崇祯朝末期,大明全国的白银数量全加起来不过八亿两。

而正德朝离隆庆开关还有整整一个甲子。白银内流并不严重。后人根据一些明代专著推断,正德朝全国存银不会超过一亿五千万两。

常风却直接让张永报刘瑾家中抄出白银两亿七千八百万两.这糊弄鬼吧?把全国的白银都集中到刘瑾家里也不够这个数字。

至于黄金一千二百一十七万两更是扯淡。按大明金银十六两制,这个数字换算后世计量单位是三百八十吨。

要知道,一直到公元二〇二三年,全国黄金储备两千两百吨。

就算此时把全大明的黄金,外带藩属国朝鱼羊、南洋诸国所有的黄金凑一块堆儿,也凑不出三百八十吨.的零头。

张永觉得常风疯了:“我说常帅爷,这个数字报上去,皇上不会信。差的金银,难道咱们拿命去补?”

“皇上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报上去多少数字,他就要在内库见到多少金银。”

“这么说吧,全大明的几千万百姓不吃不喝二十年,全去挖矿去,也凑不出这么多金银。”

常风却道:“这你不用管。按我说的数字记到账上便是。皇上那边我自有法子应对。且,这个造假的荒唐数字,会让我大明边关太平数年。”

张永一头雾水:“刘瑾家财跟边关太平有何关系?”

常风道:“改数字,咱们进宫吧。半个时辰后,你就会明白我的用意了。”

半个时辰后,天还未亮,豹房。

朝廷中的官员有一半儿都依附于刘瑾。一半儿官员被抓,今日的御门早朝是开不成了。

正德帝打着哈欠,问跪在他面前的常风、张永:“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常风道:“禀皇上。刘瑾及党羽昨夜已被一网打尽。抄刘瑾府邸时,臣等又发现了刘瑾谋反的数样证据。”

正德帝道:“哦?什么证据?”

常风答:“其一,刘瑾家中私藏叶子甲三百副,刀枪无数;其二,刘瑾家中私藏伪玉玺,大书‘皇帝之宝’;其三,刘瑾家中私藏雕龙玉带;其四,刘瑾常用的那柄梅兰竹菊四友折扇中,藏着暗器。”

正德帝惊讶:“那柄檀香木扇股的折扇?”

常风点头:“对。刘瑾伺候皇上时,经常携带那柄折扇。他这是有刺王杀驾之心啊!”

正德帝爆发出一声龙啸:“藏甲胄、刀枪、玉玺、玉带,还有刺王杀驾之心。欺天啦!”

龙啸过后,正德帝问起了最关心的话题:“刘瑾家中金银大约有多少?”

常风答:“黄金一千二百一十七万两;白银两万万七千八百万两。这是账面数字。”

正德帝一头雾水的望着常风:“常风,你是不是觉得朕蠢?这是个什么数字?全天下的金银凑到一处也没这么多。”

常风高呼一声:“皇上,圣明啊!账面数字的确是假的。真实数字是白银六百二十万两,黄金二十一万两。”

正德帝道:“朕知道你是铁了心整死刘瑾。可你编造数字起码要靠谱一些。弄出这么个数字,朝中官员哪个能信?”

常风道:“回皇上。朝中官员人人欲啖刘瑾之血肉。他们不会对这个数字提出异议。”

“最重要的是,朝中官员信不信无所谓。鞑靼蛮夷信即可!”

“臣这几个月探知,鞑靼小王子这几年不断吞并草原各部落,发展实力。最近蠢蠢欲动。准备南下入寇。”

“若臣通过暗桩放出消息,大明通过抄刘瑾的家财,得到了两三万万两白银,一千多万两黄金。皇上还下旨,这笔财富全部用于军费.”

“借小王子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妄动!”

正德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但这两个数字能糊住小王子嘛?蒙人好歹也是坐过几十年天下的,应该晓得天下金银大致数目吧?”

常风道:“蒙人坐天下已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小王子勇武有余,智谋不足。蒙人当中熟悉汉地经济大事的人几乎没有。”

正德帝点头:“好吧。那就按照这个数字对外公布。”

常风在数字上动手脚,不光是为了吓唬小王子。

还有一层用意。一旦正德帝认可了这个数字,那刘瑾就成了华夏有史以来的第一巨蠹。

就算神仙下凡,也救不了刘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