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同窗问柜台小哥,“这本书怎么卖?”

伍仁这时去库房了,这时在柜台守着的是杨韬,他出自甜水新村,是杨威杨总镖头的侄儿。

杨韬看了一眼书皮,报了个价,“两百文一本。”

“你再说一遍,多少?”问价的书生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价格。

周镜也伸出头,看了一眼那书的封面,他认出来了,这书的价格,在陆氏书铺,得五百文!

杨韬皱眉:“说几遍都是这个价!这本书比较厚,费时费工费料!不讲价的!”

周镜沉默了,哪里来的傻子?算了,是这个价就对了,不讲价也对了。

他问,“小二,这本呢?”

“三百文!”

周镜一出声,前面的同窗就回过头。

他和同窗默契地对视一眼,开始来到书架前选书。

瞧瞧,他找到什么好东西了?他竟然在这家书铺发现好几本孤本的手抄本!尽管只是手抄本,而非真迹,那也很值得买来细细阅读的好吗?

因为这样的孤本,陆氏有珍藏,但他们很难借到来阅读的。

再问价格,便宜得就跟白捡一样!

于是,这些人开始抢疯了!

伍仁在一旁维护秩序,“大家不用抢,不用抢,咱们库存充足,不会让大家买不到心仪的书籍的!”

周镜留意到,好像真的是这样的,他们每买空一本书,书肆的小二就会立即补上。

于是他心安了,也不抢了,他抱着他挑好的六本书来到柜台前,等着结账回家。

伍仁帮他核算价格。

等待的间隙,周镜正好看到边上的纸了。

于是他问道,“掌柜的,这纸不是银光纸吧?”

伍仁笑道,“咱们店这纸叫雪光纸,品质很好,不输银光纸的,不信您摸一摸。”

周镜摸了一下,感觉这纸的品质确实不错,于是就问了一句,“这纸,怎么卖?”

“一刀二十文。”

闻言,周镜瞪大了眼,什么,纸也这么便宜?明明这纸的质量不输银光纸啊,价格却只有银光纸的一半!

“你们这样,能挣钱吗?”周镜忍不住怀疑,他们真不会亏到姥姥家吗?

之前他们在陆氏书肆买书买纸时,有家境贫寒的,想让掌柜的便宜点,掌柜的还反过来和他们哭穷,说陆家银光纸卖那个价,根本不赚钱。

伍仁笑道,“不会亏的,只不过挣得少一点罢了。来一刀吗?”

“来,必须来!”周镜实在是忍不住了,“你们书肆,什么都便宜,这是为什么呀?”

伍仁给他拿纸,头也未抬,只说道,“知识本该是免费的。只有免费,知识才会被最大限度地传播和交流,才会被更好地改进。这个天下,才会涌现更多的人才。”

这是他师傅曾说过的话,他一下就记住了。

“可惜目前我们还做不到免费,只能做到便宜一点。希望能有更多人因此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很震撼人心的。

周镜此时就久久没回过神来。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三家书肆也时有发生。

可以说,辽东商会书肆一开张,就一炮而响,引来了南地极多的读书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