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2009内地电影行业报告以及王道变革(1,求保底月(2 / 3)

作品:《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海外院线开始进入内地市场,泡菜国的CGV院线表现最为积极,而且专门走高端市场,是万达院线的主要竞品,而这家院线也是嘉禾在东南亚的主要竞争对手。

电影公司方面,凡是引进片,包括龙抬头的那些电影都是挂在中影或者华影名下发行的,所以放眼望去全是这两家公司,但王权一向认为,民营企业的活跃才是市场蓬勃发展的体现。

民营企业方面,乾坤文化的业绩有《十月围城》、《杜拉拉升职记》、《风声》、《看不见的客人》,另外《十二生肖》是和华意共同负责内地发行,当然这几部电影的联合发行也有中影公司。

以上这些电影全都票房过亿,所以乾坤文化是遥遥领先的。

而曾经市值百亿的华意在09年只有《游龙戏凤》、《追影》两部电影,一个亿级,一个千万级,还有就是联合发行的《十二生肖》,因为没有自己的院线,所以内地发行还是以乾坤为主导。

这样的表现显然跟百亿市值有些不搭,所以这份报告一出,并被炒火之后,华意市值立即开始下降,并跌破百亿。

另外一家知名公司博纳的表现还要更好一些,主要依托港片市场,联合发行了《赤壁·下》、《喜羊羊与灰太狼》《窃听风云》、《金钱帝国》、《白银帝国》、《倔强的萝卜》、《熊猫大侠》等多部影片,在民营企业中仅次于乾坤。

不过在制片方面就要差一些了,只有《熊猫大侠》《白银帝国》两部是博纳主导的,但票房都比较一般。

其他的就是星美、小马奔腾、光线传媒、新画面等公司了,有的在蓄势待发,有的在吃老本。

王权看出来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这些公司加起来的体量差不多能和中影、华夏相当。

而王权回国,就是要打造好莱坞那样的大制片厂,所以接下来王道也会成立自己的发行部门。

原本他觉得有乾坤在,王道专心制片也不错,还能节省人力,后来他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如果把发行的功能完全交给乾坤,有两个坏处。

一是王道将会变得不完整,二是会让乾坤过于依赖王道,无法激发乾坤自己的制片潜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权有信心把王道做成业内龙头,但也希望有更多电影公司能跟上自己的步伐,给他一些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把电影拍的更好嘛。

所以港台资源丰富的华意、博纳都被王权视为竞争对手,王权盼着他们能长进一些,就指着他们给自己当陪练呢。

乾坤也一样,甚至王权对乾坤的期待更高一些,毕竟老王懂电影,也爱电影,而且还有这个儿子能时不时指点一二。

王权仔仔细细把这份报告看了一个遍,加深了对当下内地电影市场格局的了解,甚至对范兵兵发来的邀请他过去做客的消息都置若罔闻。

搞事业呢,骚女人少来烦我!

第二天,当王权还在床上睡觉的时候,俞菲鸿打开房门,先确定一下家门口有没有其他女人的鞋子,然后才进了卧室。

王权听到了动静,但是没起身,还在装睡,等到俞菲鸿靠近,他一把将人拉进被窝里,于是这个早晨变得不再平静。

哪怕机场发来消息,称已经可以起飞了,但王权仍置若罔闻,推迟到下午吧,不差这几个小时。

两人聚少离多,所以每一次相聚都格外珍惜,必须通透了才行。

不过以后不会聚少离多了,王权的新办公室里可以满足一切生活需求,又是办公场所,跟公司的制片人开个两小时的会这很正常吧。

两个小时后,俞菲鸿抱怨道,“我过来是谈正事的,刚刚想说什么都忘了。”

王权笑道,“少骗自己了,我们刚刚做的就是正事,其他的都是捎带手的小事。”

“那就说点小事吧,”俞菲鸿,“春节之后我的第二部电影就要开机了。”

“好,我做你的制片人,这次我为你保驾护航。”

接下来两人聊了聊这部电影的具体问题,包括演员阵容,拍摄风格,还有档期。

王权给出最主要的建议就是档期,“档期一定要定在毕业季,四五月的时候,针对即将毕业和放假的高中生大学生,来一场情绪大释放,同时锁定已经毕业但怀念大学的社会人。”

精准锁定电影受众也是原版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俞菲鸿的情怀加成不如赵v这一点也可以由仙蜜补齐。

原版的戏份比重,应该女主,男主,女二这样的顺序,而现在这一版剧本,俞菲鸿调高了阮莞的戏份占比,塑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校园白月光形象,感觉她从这个角色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王权审核过剧本,剧本由俞菲鸿和新人编剧顾小白合作完成的,打磨了很久才敢拿出来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