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IPO上市并购融资 1.3.3企业融资管理的优化策略(1 / 2)

作品:《企业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IPO上市并购融资

    资金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资源,而融资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它以企业资产及未来发展前景为背书,通过各种金融交易,得到投资人的资金支持。融资能力是衡量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企业的融资管理能力,在为企业募集满足实际发展需要所需资金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与风险,是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及修订,企业融资准则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渐加剧,对企业的融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下面对新企业融资准则背景下的企业融资管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发挥中小银行的重要作用

    我国正在进行包括金融机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而加快金融机制改革,放宽银行对企业的融资限制,积极整合民间资本及社会闲置资金,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充分发挥包括地方银行在内的各类中小银行的作用。中小银行的主要客户为家庭、个体商户及中小企业。在中小银行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服务人员要充分搜集融资企业的相关信息,防范瞒报、虚报数据等行为发生,提高融资的安全性,有效控制融资风险。

    扶持鼓励中小银行持续稳定发展,将对民间金融市场建设与完善产生强大推动力。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限,为了得到资金支持,往往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融资。同时,中小企业规模庞大,融资需求旺盛,使民间金融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但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监管空白,融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因为融资纠纷引发的社会负面事件不计其数。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让家庭、个体商户及中小企业能够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完成融资,可以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积极开辟直接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对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有较高的依赖,融资渠道受限导致融资额及融资效率较低,融资成本及融资风险较高等诸多问题,银行机构要承担较高的融资风险。虽然近几年,部分企业开始通过股票市场融资,但股票融资的占比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