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对不起了李太白(2 / 2)

作品:《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瞧的出来杨坚很喜欢看小姑娘跳舞,下面人们在写诗,他自看的开心。

杨勇位次在杨广边上,他也颇有才名,想要趁此机会展示一下,但是悄悄瞥了一眼杨广,不知为何杨广不动笔。

“你怎么不动笔?”

杨广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里面写好了。”

杨勇不爽的看着杨广,怎么还装起来了。

后宫宴请诰命夫人的独孤皇后听闻前头开始作诗了,便小声的问萧梦岚:“阿摩,可准备好了?”

萧梦岚一反常态自信的说:“母后放心,殿下早早的在家中写好了。”

“那就好,别误了陛下的大事。”

“儿臣不才,但是听闻了殿下的诗词,便觉得这天下之人的才华,恐难及殿下分毫。”

独孤皇后诧异的看着萧梦岚:“寻常可从未见你如此吹捧过人。”

萧梦岚说到此事眼中都带着光,自豪的说:“殿下之大才,是值得好好吹上一吹的。”

……

时间过了一些,一位才子拔得头筹,高举纸张。

“念。”

“引杯添酒饮,把箸击盘歌。”

“独游佳味少,共唱佳曲和。”

一首诗罢,皇帝喝彩,群臣开颜。

“赏。”

随着皇帝的赏赐,太监高声念起:“陛下赏博陵崔氏公子忘年。”

“陛下,万岁。”

赏赐的银子不多,但这个赏赐的名头值钱,证明皇帝的认可,拔得头筹的博陵崔氏本就是大望族,选送的公子也是人中翘楚。

随着第一位公子结束,后面陆续有人写好了。

“新年佳节庆,群臣来喝酒。”

“陛下兴致高,才子作诗牛。”

方才还在喝彩的杨坚,一下子就挂不住脸了,面色从开心转变为常,这是什么打油诗啊,这第二位作诗的才子,自知本事不足,但是硬着头皮念完了。

皇帝没说什么免得扫了兴致,挥手示意下一位。

“今年又是新一年,大隋繁荣兴旺好。”

“明年继续努力干,大隋年年胜今朝。”

皇帝再次黑脸,但是继续下去。

直到一群才子做完了诗,其中不乏有几篇不错的皇帝赏赐了些,但是一行人仅仅凑出几篇来,其他的有些甚至上不得台面。

这群各地察举上来的人果真良莠不齐。

杨坚并未发怒,但是面色黑了下来,群臣能感受到气氛很差,无人说话。

谁都能感受到这些人有些就是送上来鱼目混珠的,杨坚生气也是情理之中。

“各地察举上来的年轻人,代表了各地年轻一代的水平,你们身为朕的大臣,要多多提携多多帮助年轻人成长。”

“臣等明白。”

杨坚之提点了一句,大臣们便明白了,然后说:“今日可还有诗词?”

杨勇本来做了诗,想想今天杨坚已经如此不开心了,就收了起来,但是他身边的杨广却站了起来。

这种时候站起来若是做不好,怕是让杨坚心情更不好。

杨广却深刻明白杨坚让他回家写诗的原因,要他压下满堂的文人才子,让他这群人的才华被众人所明白,侧面反映现在察举制度的坏处,有一个非常正式的理由来推行接下来的学堂联盟制度。

其实方才已经很明显了,杨坚却还要火上浇油一把,而自己就是那助他燃起熊熊烈火的油。

自己得压下满朝堂的年轻才子,对不起了,李太白。

“晋王可有诗?”

“儿臣未有写下,但是今日年节,如此欢快之时,又见到诸多年轻才子,将来大隋的股肱栋梁之臣,便心有所感。”

杨广拿起一杯酒,痛饮而下,举杯对着朝堂诸臣。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听闻两句便觉得心生快意之感,这可是诗仙的快意啊。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