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冒昧(2 / 2)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其实无论是武当,还是龙虎、全真,追根溯源都是一家。

——道家!

道家涉猎极其庞杂,有黄老之学,玄学,神仙之学……统统涵盖。

其实,根本没有道家和道教的区分,就如佛家和禅宗的一样,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亦或说是前者的一部分,人们不会把两者区别开来,因为本就是一体。

说到底,还是因为儒家成了主流,道家被当权者摒弃从而没落之后,才又多了个‘教’的称谓。

这时代就没有道教是道教、道家是道家的说法,亦如没人会把佛教和佛家进行区分,且道佛两家都还有诸多共通之处,甚至连儒家都有类似道佛的思想。

真要强行划分,那些读圣贤书的文人士子就是儒教了。

人们自动默认为道教就是道家,佛教就是佛家,事实也是如此。

只不过‘佛’是出世,‘道’虽有时入世,但大多时候也是出世状态,故才有了‘教’的说法。

之所以没有儒教的说法,一是因为儒始终处于入世状态,二是数量上实在过于庞大,真要以教自居,为帝王所不容。

李雪儿还好,因为李青的缘故,她对道家经典并不陌生。唐伯虎就不一样了,他是根正苗红的儒家一派,从小就苦读儒家圣人经典,致力于考取功名,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儒家学说,猛地一下接触道家经典,立时惊为天人。

唐伯虎一边翻阅经典,一边惊叹连连,“先生,我能常来这里吗?”

“自然可以。”李青失笑打趣,“都这岁数了,还这般好学,咋,你要考研啊?”

“什么考研?”

李青哈哈一笑,只是道:“喜欢的话,一直泡在这里都无妨,回头我跟玉虚言语一声便是。”

“嗯,多谢先生了。”唐伯虎乐呵呵点头,手不释卷。

李雪儿来这儿可不是学道家经典来的,难得唐伯虎又被拴住了,她更不能浪费光阴了。

“伯虎你好好读书,我们就不打扰了。”说着,就拉上李青往外走,“带我去山上逛逛。”

“别拽别拽……”李青无奈把手上的经典放在书架上,好笑道,“武当山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了。”

“女儿家家多有不便嘛。”

孜孜不倦的唐伯虎百忙之中插了句:“你不算女儿家家了。”

李雪儿:(??へ??╬)“可我总是女子吧?”

“山上的女居士多了,也不见人家……”迎上李雪儿欲捶他的眼神,唐伯虎悻悻咽下后半段话,

忙清了清嗓子,挽救道:“先生,小姐,你们不用顾及我,快去吧。”

算你识相……李雪儿收回目光,道:“本就是来放松的,走走走……”

~

上山敬香的居士还没来,武当众弟子这个点也都在主道观广场做功课,偌大的武当山格外清净。

临近初夏的清晨,还透着凉意,呼吸着清新凉爽的空气,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李青……那个,我还是叫你名字吧,以免让人看出端倪。”李雪儿心虚的咕哝,“谁让你说我是你朋友来着,朋友之间不都是叫名字吗?你又没有表字……”

“……行吧。”李青苦笑点头,“明日起,我清晨就要给师弟们讲经了,你自由发挥便是。”

李雪儿促狭一笑,轻快的问:“有多自由?”

“你想过过你大哥过过的生活都是可以的。”李青反问,“如此,可够自由?”

“……我才不呢。”李雪儿哼了哼,欢快的说:“住在山上真不错,连空气都是甜的呢。”

这时,旁边不远处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怕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

李雪儿脸一红,瞥眼瞧去,见是昨日那傲娇小少年,嗤笑道:“小鬼,你腿不麻啦?”

“你……!”小少年登时气结,愤愤道,“你那般打坐,你也麻!”

李雪儿笑嘻嘻道:“怎么,你本事不济,就把旁人也看得如你一般?”

“你……放肆。”小少年脸都气红了。

“我儿不可无礼。”中年妇人轻叱。

妇人约莫四旬上下,跟李雪儿差不多的年纪,他保养的极好,面容白净,端庄贵气,虽远不如李雪儿显年轻,却也称得上风韵犹存。

看得出来她平时极为强势,少年虽愤懑,却不敢犟嘴,恨恨瞪了眼李雪儿,低下头去。

“你可真行,跟个小孩都能吵起来!”李青好气又好笑,朝那妇人一拱手,朗声道,“我这朋友性格顽劣,冒昧了。”

妇人轻笑道:“无妨,稚子之心,难能可贵。”

这话水平极高,不仅彰显了大度,又讽刺了李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