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京城保卫战!二十万儿郎看不见归家的路(2 / 2)

作品:《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

砍了朱祁镇!!!

林珏抬起头,眼神中,有杀意一闪而逝。

随后他不再犹豫,直奔火光窜起的城门方向跑去……

一边跑,他甚至一边抬手,开启系统道具,“五千年成衣铺”,更换了衣着。

他更换的,是大明朝,三大营,京城守军的衣着铠甲,这套衣服,可以让他直接参与进战场。

不过现在,还不晓得京城保卫战,进行到了哪一步骤,所以也不能太轻举妄动。

……

林珏一边往城门那边跑,一边在心中,分析自己现在的处境和行动目的。

明英宗朱祁镇,这王八蛋,该杀!

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即位时,年仅八岁!因为国主年少,大明当时的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

正统八年,皇帝十六岁,正式亲政,决心励精图治,结果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皇帝二十二岁,决心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草原瓦剌部!

他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宦官王振,率京师大军,御驾亲征。

命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

此次出征,下诏两日,大军就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被征来的民夫混乱,军饷与粮草数量不明,二十万京营儿郎人都是懵的,就被带出了京城。

出京三天后,秋雨连绵,再加上没有军需,二十万儿郎,鞋没多久就走烂了,跋涉在泥泞里,脚上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

又走了几天,因为军需不足,军队很快开始缺粮,秋雨连绵,北风萧萧,军士多在这样的天气里患病,倒在路边,为了不耽误行军,大军自然无法理会他们。

倒在路边的士兵,没多久,就变成了尸体,在泥泞中的,一具一具很快被风雨吹僵。

群臣自然知道如此行军不行,接连进谏,但皇帝不听!

因为前线,败报频传,说瓦剌部有退军征兆,那位皇帝,怕自己到了前线,瓦剌人已经跑光,所以他下令加急行军……

哪怕一路伏尸蔽野,死的都是他的军兵,他的子民!

抵达边关后,瓦剌已经撤去。

朱祁镇一边说着班师,一边仍不死心,大军在边关转圈,他把二十万人命当儿戏!

大雨还在下,连绵不绝,二十万儿郎,却看不到回家的路。

因为他们的帝皇,想要证明自己,他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

大军在边关绕圈,却留下了满地无人收的尸骨……

而本来撤退的瓦剌部,也窥见了,大明朝二十万京营子弟兵的疲惫不堪!

于是瓦剌草原部,又一次从居庸关方向大举南下。

朱祁镇闻讯而起,当即下令,大军掉头,誓要与瓦剌,决一死战!

决战的结果,众所周知。

明军,在雷家站待敌决战,瓦剌兵袭击了亲征军断后部队,帝皇决定增派援军,结果援军遇伏,一支支部队,接连,全军覆没。

成国公也好,永顺伯也罢,还有其他的都督侯爷,都死在瓦剌军的马蹄之下。

一群疲惫不堪,身患众疾的士兵,又能有多少战力……

最后在土木堡,六军溃败。

帝皇被伏!

瓦剌军一路南下,剑指京师。

而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一个多月后,正统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按照《明实录》里记载,朝廷这天下发了一笔赏赐。此时距离“京城保卫战”,只有半个月了。

但这笔赏赐发放的对象,并非京师的守军,而是从土木堡逃回来的两千多个随行厨役,这笔赏赐,由光禄寺拨款……说白了,这群厨役,都是为了明英宗服务的。

明英宗在军营里,仍然吃着不输于紫禁城的膳食,而普通的官兵们,死于荒野……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林珏此刻咬着牙,眼神中杀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