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诸位可能力挽狂澜,为大明抬手补天阙?(2 / 2)

作品:《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

但在崇祯六年,形式急转直下!

鲁泰州,忽然发生兵变。

朱由检,虽然按照《万策言》所书,此前就严查,边关各军,是否有人叛国和后金死通,甚至砍了数名叛国官吏的脑袋!

但是鲁泰州,登、莱地区,仍然有士兵哗变,登莱巡抚抗拒朝廷,公然叛国。

甚至带人,直接叛逃后金。

此事完全超出朱由检预料。

他以为,按照《万策言》的所书布置。

至少辽东可以安定。

但是他还是小瞧了,那个该死的皇太极!

他严查之下,才发现,鲁泰州,晋商八大家,公然违规朝廷禁令,和后金已经通商多年!

而除了鲁泰州的商贾之外……和后金通商,有交易的商贾,遍及全国,甚至包括江南的乡绅。

边关不稳。

而更让人忧虑的是,叛逃后金的大明士卒,为表诚意,将红夷大炮的技术传到后金,后金由此开发出汉人炮兵与满清步骑兵协同作战的战术,边关守军,防守形式,急转直下。

但更恐怖的是……

军饷,连年亏空。

崇祯十年。

几年之内,先是河东大旱,江淮洪灾!

接着,河东开始大饥荒,人相食!

而到了今年,旱灾已经蔓延全国,甚至江南都已经大旱,中原州,鲁泰州蝗灾!

全国的土地变法,和清军屯,都已经彻底搁置。土地都结不出粮食,把田收回来,又有什么用?

目前要紧之事,是安抚各地灾民。

这一年,天下士子,入殿,接受殿试。

龙椅上的朱由检,望着宫殿上的士子们,轻声念出他准备好的考题。

“与朕一起,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但如今,士大夫皆品行不端,朕想让士大夫们恢复古道,有何办法?”

“关外女真,近年为患,地窄人寡,称兵屡犯大明,东夷,凛寒之国,本为大明番邦属国,如今已被女真攻陷,想要解决后金之患,有何办法?

“如今三协关宁,登莱之处,都需要朝廷重兵把守,导致朝廷军费激增,想要消灭后金,恢复疆土,有何办法?”

“现今流寇蔓延,朝廷缺钱缺饷,一些人不奉公体国,一味让朝廷减免钱粮,但国库亏空!既要抚恤百姓,又要充实军费?有何办法?”

“清军团,改土地,是解决国库亏空和军费的良方!但此法推行,阻碍重重!漕粮和马匹都是军队所紧缺物资,又总是被拖欠?想要杜绝此类问题?有何办法?”

“如今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对于归降的草原人如何安排?”

“流寇势大,海盗也时常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想要安抚东南,又有什么方法?”

“唐、宋之时文武分的不是那么细致,本朝太祖对人才的任用也颇为灵活,但如今,武将散乱……想要归拢军权,提拔善战武将,以守边关,又应如何?”

“诸位,可能力挽狂澜,为大明,抬手补天阙?”

宫殿上,在崇祯问话之后,陷入诡异的安静。

他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上的士子,咧嘴笑了笑……随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有士子,躬身一拜,勉强开口,回答的,却要么磕磕巴巴,要么前言不搭后语!

朱由检扶着额,最后却也只是,冲着宫殿里的士子们,摆了摆手……

崇祯十一年,燕赵州,江南州、中原州、鲁泰州,大旱灾、大蝗灾;秦川州,河东州依然大旱!

崇祯十二年,燕赵州、鲁泰州、中原州、河东州,继续大旱、蝗灾蔓延!

崇祯十三年,各地久旱灾,朝廷求雨……无果!燕赵州、中原州、江南州、鲁泰州、河东州、秦川州,旱灾、蝗灾,人相食!

崇祯十四年,朝廷久旱求雨;依旧无果。全国鼠疫。京城疫病死二十万;大名府疫病死亡超过半数;燕赵鼠疫;中原州鼠疫,部分县人近乎死绝;鲁泰州鼠疫;江淮州鼠疫;庐州府病死大半,百姓十不存一……

乾清宫里,朱由检,看着坐在椅子上,盯着眼前的《万策言》……涕泪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