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藏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五章 调船之困(4 / 5)

作品:《藏国

这时,季寿春带着一名官吏和两名中年男子走进来,官吏叫刘行远,是陕州治河官,专门负责三门峡这一块的水文监测,两名中年男子便是船工了,黄河上行船二十几年,对三门峡了如指掌,他们三人是李邺父亲李岱帮忙找来的。

三人跪下磕头行礼,“参见岐王殿下!”

李邺请他们起身,笑道:“请你们来陇右,其实就是了解一下三门峡的情况,当然会有笔生意请伱们做,事成之后,每人能赚五百贯钱。”

刘行远急道:“殿下,卑职不是为了钱。”

“我知道,我这里缺少一名都水官,监控陇右的水文,并教授一批学生,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才把你请来。”

“小人愿为殿下效力!”

李邺点点头,指着沙盘道:“我给你们说,我最近想把一批船只从荆襄转运到陇右,李光弼将军收复了汴州,船队就能从长江驶入黄河了,但过三门峡是个难题,所以才把你们请来。”

一名最年长的老船工道:“殿下,从这种地图上看,过三门峡不难,这么宽的河道呢!但它没有把水流的情况显示出来,三门峡有两大危险,一个是暗流,一个是河底暗礁。

朝廷的漕船为什么过不了三门峡,因为它是一串几百艘,除了首船可以由船工掌控,但后面的几百艘漕船就只能跟随水流,偏偏水流就会引导它去撞山,所以过三门峡的第一个难点,就是要克服水流,不能让船只受水流的控制,每艘船都要独立,都要有经验丰富的船工掌舵,这才是几百艘船过三门峡的关键。”

另一名船工也道:“我补充一点,三门峡过不了大船,水下有暗礁,满载货物的大船很容易撞上暗礁倾翻,也不是一定过不去,那就要一点点地航行,专门有人盯着水面,指挥方向,才能擦着暗礁过去,如果遇到最常见的河面起雾,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李邺连忙问道:“大船是指多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