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余闲斋醮传意,紫微大帝应现!(6k字)(3 / 3)

作品:《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七师叔嗜酒如命,因此得了一个绰号,酒剑仙,每日不饮上几壶酒是不罢休的。”明闰补充道。

“这般嗜酒,思廉真人都不管的吗?”乌小蛮好奇道。

明闰澹澹道:“师公说了,只要意念通达,不伤天害理,皆可。”

“言之有理。”余闲默默点了个赞。

相比佛门、儒家,道教的理念更合他的口味。

“哪来的小辈,在背后编排本道长的不是。”

一阵带着酒气的声音从三人的背后传来。

余闲一扭头,就看到了那个鲜红夺目的酒糟鼻。

正阳真人一手拿着酒葫芦,在对望的间隙,又往嘴里灌了一口酒,然后满足的打了个酒嗝。

“七师叔。”明闰欠身作揖,并简单介绍了余闲和乌小蛮的身份。

“是清和那二愣子带来的啊。”正阳真人那一双惺忪的醉眼看着乌小蛮:“巫族的乌衣部落,啧,现在皇帝的治世手段也越发高明了,连巫族人都愿意招揽了。”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余闲,眨了眨眼,似乎看出了异样,于是他陡然睁大了眼睛,准备以化神之术窥探余闲的虚实。

显然,他也察觉到余闲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

但余闲接下来的话,却打断了正阳真人的“偷窥”。

“孙行甲是道长的弟子吧?”

“你认识小猴子?”正阳真人一怔,随即一拍脑门:“对了,那小子好像跑圣京去了,说是认亲,你们是怎么见到他的?”

余闲微笑道:“他被我们抓了。”

“……”正阳真人的眼珠子再次瞪大。

明闰也急忙问道:“行甲师弟出什么事了?”

“他觉得自己是皇孙,于是跑到圣京,想找圣上讨一个说法。”余闲简单解释。

这一下,明闰和正阳都想到了最近的揭帖谣言,没好气道:“这小猴子,也太好哄骗了,不撒泡尿照照,就他那衰样,怎么可能是龙子龙孙。”

“不是道长让他去追求意念通达的吗?”

“我说过吗?可能是我那晚喝多了随口说的吧。”

正阳真人都囔道:“但我没说让他通达这些犯傻的意念啊……唉,罢了罢了,明日我亲自去一趟圣京领人吧。”

听着这位酒剑仙的念念碎碎,余闲观察了正阳真人的两只手,都是完好的。

那只能暂时排除他的嫌疑了。

这时,供奉台前的一个女道长回首道:“师弟,斋醮科仪,你就不能忍一忍你的酒瘾嘛。”

“师姐,不是我不卖你们的面子,问题是,神灵根本不卖面子啊。”

正阳真人指了指苍穹,振振有词地道:“瞧瞧,我们诵经那么久,这么多人的念力神识都灌输了一大堆进金箓和玉箓,然而飞上天后迟迟不见效,这代表神灵根本不接受我们的拜请。”

闻言,余闲大概明白了金箓斋和玉箓斋的原理。

说白了,就是这些道教修行者,将自身的念力神识灌输进金箓和玉箓,以此作为媒介,供奉苍天的神灵,希望神灵们能卖大家的面子,实现他们的愿望。

“正阳师弟,心诚则灵。”另一个道士劝勉道,随即他也唉声一叹:“之所以迟迟没有灵验,可能是神灵依旧没有认可吾等的祈求吧。”

“还要我们怎么祈求啊,老百姓一个个都过得水深火热了,今年秋收,又不知道得有多少易子相食的惨剧发生咯。”正阳真人又往嘴里灌了一口酒。

借着酒意,他指着紧闭的大殿,道:“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的那位神灵,如今就坐在大殿之上,我们日日虔诚诵经,传达念力,但凡这位神灵能感应到一丝半点,抬手便能呼风唤雨、普降甘露,可这场旱灾都持续多久了。”

“师弟,慎言!”其他几个道长连忙劝阻。

乌小蛮则好奇的问明闰:“那大殿里,坐的是哪位神灵?”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也就是世人常说的紫微大帝。”明闰解释道。

余闲顿时了然。

由于黄历空间的请神功能,他后续恶补了许多神灵的知识。

除了佛门供奉的那些佛陀菩萨,主要就是道教的“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

其中,“七元”主管凡间的兵戈杀伐、祸福轮回,他请过的贪狼、破军两位星君更是杀气的代表。

至于无极山大殿上供奉的紫微大帝,则属于“四御”,辅左三清的四位天神之一,执掌五雷正法、拥有星宿神通。

无极山擅长雷法,传说就是获得了紫微大帝的认可和钦点。

“你们在这做道场,就是为了让紫微大帝听到你们的祈求,然后行云布雨、挽救干旱吧。”乌小蛮歪着小脑袋,推敲道:“那到底该怎么让紫微大帝听进你们的祈求。”

“念力与神识。”明闰无奈道:“有我师父和几位师叔主持斋醮科仪,自然是不缺念力和神识的。但道教讲究道法自然。之所以斋醮迟迟不奏效,或许是我们没能剖析出当今百姓们受苦受难的深层规律,再用精辟的道理涵括、阐述出来吧。”

余闲听这意思,好像和桃花书院纳新时,让每个人写的见解有些相似。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对当今天下百姓们的苦难,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所以传达给紫微大帝的意思没有说到点子上?以至于紫微大帝不肯满足你们的心愿?”

“大约是可以这么理解。”明闰面露愧色:“师父说了,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还是由于我们长年居于山中修行,缺少在民间的感悟。因此,师公思廉真人才会行走天下,试图看透这天下苍生百姓的本质。”

如今,书院四大圣人都在行走天下,抱着不同的目的。

儒夫子在用格物之术格万物,试图格出天道的真谛。

法夫子在感悟天道的不公,摩拳擦掌的想要去刑天。

武夫子在追求武道的至高境界,磨砺剑锋想去斩天。

道夫子秉承着道法自然,试图看透天下苍生的本质。

“苍生百姓的本质啊……”

余闲想起了运河沿岸百姓们的困苦潦倒,又想起了前世历朝历代底层百姓的挣扎,那一刻,不禁的有感而发:“这天下百姓的本质,不就是盛世牛马、乱世草芥嘛。”

闻言,正想一醉方休忘却烦心事的正阳真人勐然身体一震,酒壶还贴在嘴唇里,酒水却从僵硬的嘴角溢了出来。

没等他回过神,耳边突兀的传来了一阵轰鸣,地面诡异的震动起来。

下一刻,大殿的门勐然打开,一股股清气化作罡风,呼啸着往广场拂来。

而供奉台上的金箓和玉箓,尽皆爆发出逼人的光芒,直冲九霄云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