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吾道不孤也(4 / 5)

作品:《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而且,余闲还故意保留了一些,比如没有提及设置检控机关,在府州县也设置分司。

因为他也得“与时俱进”。

这个世界的社会情况,短期内还接受不了这种新事物,人力物力也跟不上这种大变革。

像平行时空的那几位法家代表,老王和老张,搞变法都把自己的命搞没了。

鲁迅说过,每一场变革的前面,都是崇山峻岭、天埑深渊。

课堂上,寂静无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即便思不出什么。

比如潘大春同学就搓着下巴,肃然道:“噫吁嚱!厉害!”

傅锦年相对好一些,半知半解,但他不甘于就此沦为背景板,最后还试图挣扎了一下:“不可能!你这想法太离经叛道了,而且如此伤筋动骨的变革,若是失败了,又得给社稷百姓造成何等的灾难!”

余闲乜了他一眼,淡淡道:“想要变革,自然需要偏离原来的轨道,圣上不总是提倡革新除弊嘛,莫非你觉得圣上也是这样?”

傅锦年极度惊悚脸,连半个字都不敢再说,连连摆手表示自己没有。

“至于失败的风险我也考虑到了,世上没有绝对能赢的战役,也没有绝对能成的变革,谨慎起见,我也不推崇立刻推广这种变革,恩师可以当我突发奇想,一笑置之。”余闲很鸡贼的挖坑不埋靠边站。

其实,他根本没指望去改善这个国家的律法制度。

他之所以说这些改良模式,一来是杜隆考校自己了,索性装一波就跑;二来,也是想借机试探一下皇帝那边的意思。

他可以确信,今天的话,杜隆绝对会跑去禀报皇帝,如果皇帝认同或者没表示,那么自家就真的危机解除了。

如果皇帝嗤之以鼻,那这个皇太孙伴读还是悠着点吧。

“不,这个变革,一定可以推广的!”杜隆俨然成了余闲变革理论的老迷弟。

他走下台,走向余闲,步履挺拔、声音铿锵:“即便暂时无法普及全国,抑或是一省一府一州,那大不了先在一个县里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可不可行?若是可行,那便可以开创一个千古盛世!功在千秋万代啊!”

余闲分明捕捉到了杜隆双眼中的火苗,他还是低估了法家学者对司法建设的狂热执着。

当来到余闲的面前,杜隆腮帮一抖,眼角竟是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