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4 / 5)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陛下,庞尚鹏在御书房外候着。”小黄门走了进来俯首说道。

“宣。”

前福建巡抚,现在的户部左侍郎庞尚鹏,走了进来,五拜三叩首,他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说道:“罪臣庞尚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臣识人不明,实乃有愧,多病缠身,以病乞骸骨归乡。”

庞尚鹏被升官了,入京做户部左侍郎,不过他一天都没去户部坐班,入京面圣,将准备好的致仕奏疏呈送御前,算是给大家都留下体面,升转本就是让他致仕。

朱翊钧笑着说道:“平身吧,就住西土城吧,朕给爱卿准备好了家宅,好生休养,爱卿为国奔波一生,朕知爱卿忠君上重振大志,体国朝振奋之心,其实你没看错,刘汉儒确实很能干。”

庞尚鹏和张居正的关系很差,但张居正还是起用了他为福建巡抚,因为庞尚鹏很有才干,而且始终都在为大明国朝再起而奔波,他也是首倡一条鞭法,并且在浙江进行了试点,失败后,又在福建进行了试点,这次成功了。

一条鞭(编)法,是需要基础的,现在大明并不没有急切到马上推行一条鞭法。

《请均田役疏》和一条编法,都是为了解决苛捐杂税,赋役名目繁多的问题,大明这会儿正处于普查丁口的阶段,离一条编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谢陛下隆恩。”庞尚鹏松了口气,至少算是体面落地了,没有闹到脑袋搬家的地步。

庞尚鹏对刘汉儒搞得私市并不清楚,但还是能猜出一二,刘汉儒一定是和这些遮奢户交易了什么,否则怎么政令会如此的通畅,本来庞尚鹏以为是交易的市舶司的船引,但没想到刘汉儒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陈经邦、刘汉儒案已经查完了,庞尚鹏的确没拿银子,福建南路参将李应麒也没拿银子,拿了银子才是利益共同体,拿了银子,三都澳私市的事儿,庞尚鹏才会清楚其中的秘密。

“大黑沟真的那么难以跨越吗?”朱翊钧好奇的问道。

庞尚鹏俯首说道:“只能走月港澎湖兴隆庄,或者走松江宁波至琉球南下淡水镇,横贯很难,风不定水不宁。”

朱翊钧找出了快速帆船游龙号海测的奏疏,递给了庞尚鹏说道:“现在,不是天堑了,快速帆船横跨了。”

庞尚鹏老眼昏花,他戴上了老花镜,看完了海测的内容,才摇头说道:“陛下,这是特例,游龙号有最好的水师军兵,最好的船长,甚至是参将坐镇,还有最好的舟师,一个大黑沟而已,臣说得难,是对于商舶而言。”

游龙号当然容易了,那是大明王冠上的明珠,是大明最先进的造船经验的结晶,是奔着快速全球航行去的帆船,大黑沟自然如同坦途,民间商舶都是二桅小船,看风看水,自然不同。

“爱卿所言有理。”朱翊钧点头说道:“爱卿久在福建,多涉猎海贸之事,以爱卿来看,这游龙号如何?”

“这东西要是有一百艘,泰西就要失去所有的殖民地。”庞尚鹏又看了许久说道。

庞尚鹏进一步解释道:“不是说他攻伐多么厉害,而是大明的货物将会被它带到世界各地,打破了原先的贸易循环,以泰西那种粗糙的经济羁縻而言,恐怕维持不了几年,殖民地的补给就会出现困难,因为再从泰西出发贸易,就会无利可图。”

“这就是它最重要的意义,快速贸易。”

快速帆船的意义就在于加快大航海全球贸易的建立,其依仗还是大明庞大的生产力和生产规模,如果大明这边在禁海开海上再翻一次烧饼,从开海变成了禁海,那快速帆船毫无意义。

军事经济文化科技,这些抽象的概念,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存在普遍紧密的联系,其他方面往往更重要。

朱翊钧和庞尚鹏聊了很久,直到庞尚鹏有些精力不济后,朱翊钧才放庞尚鹏离开,主要是问了问鸡笼岛的开发之事,淡水镇、兴隆庄的发展,是由点到面的扩张,整个鸡笼岛大概能容纳一个浙江的丁口,这能有效缓解南衙的人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