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医治大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九章:尽人事听天命(1 / 3)

作品:《医治大唐

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全知全能的人,穿越人士也是一样的。

当年的瑞国公方岳,虽然教会了大唐很多超越时代的东西,但武卓分析,那个家伙多半是个理工科出身的货。

医学方面他虽然也有一定的贡献,比如指点了王禄恩一些外科手术方面的知识。

但他的那些知识,完全处于普通民众的认知水平。

比如血型,方岳告诉了世人,人的血型分为几种,失血过多者可以通过输血救治。

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分辨血型,更不知道交叉配血这种事情。

这就造成了大唐的医者们,知道了血型方面笼统的概念,但缺乏理论知识。

再加上受时代技术水平所限,根本无法继续钻研论证。

武卓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在他本科时一些考察科目的教科书版本很老,比如《临床医学检验》。

好多内容,都还是七八十年代的概念和技术水平。

虽然当时武卓和同学们都在抱怨:“这也太跟不上时代了。”

但现在看,起码对武卓来说是幸运的。

因为七八十年代时,我们国家整体上医疗资源极为匮乏。

为了让基层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没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的救护救治病患,教材附本的指导性临床医案中,给出了很多临时和应急的处理方案。

在没有抗原血清的情况下,用简易盐水配血法确定可以用的血源,就是从那些应急医案里学到的。

当然,那些医案里起码有试管、有标准生理盐水,还有手摇离心机。

而武卓,什么都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结果准不准,大半还是要看天意。

不过话说回来,也确实要感谢瑞国公方岳,正因为他提出过输血之法,王禄恩的医箱里才有非常精致的取血针。

虽然做工粗糙了一些,虽然针孔比二十毫升注射器的针头还要粗,但好歹能用。

而王禄恩虽然没有研究出分辨血型的方法,却摸索出相对安全的,利用新鲜动物血管做导血管路的方法。

虽然风险很高,却在武卓实在无物可用的时候,给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武卓犹如前次一般净手,扎紧袖口蒙上面巾。

这回的病患是男的,临时手术室空间也够。孙长仙和营里几个手艺最高的军医,全都成了武卓的助手。

临时手术室外,更是有几十人候着随时听招呼,但凡里面有需要,外面马上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的解决。

外面的人看着挡住视线的帘子,焦急、紧张、好奇、怀疑重重情绪汇聚时,内间的武卓已经给李令贞灌下麻醉药,又指挥人把他给扒了个精光。

拿起两头扎着针头的羊血管,尽量排干里面囤着的盐水。捏住一边的针头,非常轻松的扎进壮汉圆鼓的小臂皮下静脉。

马上有人过来接手,帮忙按住针头。另有人找来高腿凳,扶着献血者稳稳当当的坐上去。

武卓看着羊血管逐渐变成暗红色,最终另一端的针头滴出血珠,示意孙长仙捏住羊血管,阻断血液外流。

八字胡军医见状,不用招呼便掐住了李令贞没受伤那面身体的小臂。

拧着眉等了半天,也不见小臂上的静脉鼓起,紧张的说:“失血太多,血管里没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