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二章 议爵(3 / 5)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而礼部尚书贺均诚,更像是中立派,但贺均诚似乎也和首辅杨国昌有着某种默契。

至于工部尚书赵翼存在感薄弱,更像是天子拉入内阁平衡朝局的工具人。

“当然这种政治派系划分只是简单区分,这些人既争斗又联合,还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国子监、翰林詹事科道,地方督抚……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纠葛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细致梳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谓君子不党只是嘴上说说,人与人因为利益,志向的趋同,都能形成朋党。

欧阳修的《朋党论》开宗明义,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即是此理。

姑且不论欧阳修的政治情商,也说明朋党这东西,真是……自古以来。

哪怕是后世,某位都说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对客观存在的东西不要去排斥,要去掌控,利用。

“此事议定,下面议议另外一事。”崇平帝面色顿了下,看向贾珩,说道:“贾珩此次剿匪功成,正合其前些时日所上《辞爵表》所书不恩祖荫,功名自取之言,诸卿,以此功足可封爵,诸卿以为当封何爵为好?”

所谓,臣以能行为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崇平帝自诩圣心独运,擅操权术,不可能连这个道理不知道。

不等几位阁臣开口,贾珩就是躬身施礼,颤声说道:“圣上,臣受皇恩重,本应报效社稷,岂因尺微之功而得爵,”

心道,天子就不能让我走了,你们再商议,听到要赏爵,他要是再傻愣愣站着,先前立的“古贤民”人设,就崩塌了。

“贾卿不必再推辞了,先前你言不恩祖荫,朕已允之,现在已是功名自取,焉能再辞而受?”崇平帝面色作肃然状,而目光却温和,看着少年的反应,暗中点了点头。

真的宠辱不惊,再无动于衷,他都要怀疑此子另有异志了。

李瓒忽然冷不防开口说道:“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臣以为当论功行赏,贾指挥无须自谦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