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3 / 3)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或者说,早已习惯了黛玉的这种打趣,或许这也是人生的意义,否则都是贤妻良母,未免太过无趣了一些。

说话之间,轻轻拉过黛玉的素手,沿着三节竹榻,迈进热气腾腾的浴桶当中。

而黛玉轻声说道:“珩大哥,我给你揉揉肩头吧。”

贾珩笑了笑,道:“这可算是见到温柔体贴的林妹妹了。”

黛玉那张白腻肌肤的脸蛋儿已然羞红如霞,嗔怒道:“我伺候你的时候,也没见你说温柔体贴。”

想她小时候,她才多大一点儿,这人就欺负她。

贾珩轻轻捏着丽人光洁柔润的下巴,一下印将下去,噙住那两瓣儿柔润微微的粉唇。

这张利嘴不治是不行了。

伴随着浴桶之中水声响起,沿着浴桶哗啦啦流淌,在地毯上流溢的到处都是。

……

……

暂且不提贾珩与黛玉两人如何温存,却说宫苑,坤宁宫——

寝殿中,朱红梁柱上帷幔遮挡而下,旋即,就是一股如兰如麝的香气弥漫于室内,让人心神微顿。

崇平帝苍老、凹陷面容上,两道瘦松眉之下,那双清冷目光沉静如渊,柔声说道:“梓潼,念念这几日的奏疏。”

宋皇后那张靡颜腻理的白腻脸蛋儿,玫红气韵团团,温声说道:“陛下,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一些陈词滥调。”

崇平帝道:“念来,朕听听。”

宋皇后那张白腻莹莹的雪肤玉颜,恍若蒙上一层淡淡红晕,抿了抿粉唇微微的唇瓣,拿过一份儿奏疏,目光阅览而下。

丽人玉颜酡红如醺,粉唇轻启,柔声道:“这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所上奏疏,请陛下为安定中外人心,早立东宫,并在奏疏中谏言魏……魏王,英睿天成,有父祖之风,可堪社稷之重。”

崇平帝闻言,不由分说打断说道:“下一封。”

宋皇后手中的一份奏疏微微一顿,旋即又拿住一封奏疏,清了清嗓子,说道:“兵科都给事中郭怀,上疏圣上,魏王……”

“下一封。”崇平帝有些不客气地打断了宋皇后的话头儿,让宋皇后那张雪肤玉容变了变,弯弯柳眉之下,晶然美眸莹莹如水,似乎沁润着莫名之意。

宋皇后又拿起一封奏疏,这次那双美眸莹莹而视,一看其上所载魏王,连忙又阖上奏疏,重又拿了一封奏疏,柔声道:“陛下,国子监司业范望,启奏圣上,楚王恪谨,谋略深沉,可托江山社稷。”

崇平帝声音淡漠,又是道:“下一封。”

宋皇后晶莹玉容微微一顿,芳心深处暗暗松了一口气,终于明白过来,方才圣上的态度,根本就不是针对然儿。

就这般放下了思想包袱以后,宋皇后也就心态坦然下来,拿过一封奏疏,开始阅览,然后念诵给崇平帝。

崇平帝虽然视物颇有障碍,但并不意味着,记忆力不好,相反头脑清明,就这样连续听了十几封奏疏,大抵也摸清了如今整个朝堂的立嫡倾向。

整体而言,魏王作为皇后元子,从法理上而言,占着立嫡立长的名头,因此颇得朝堂清流文臣的拥护。

崇平帝默然片刻,问道:“魏王那边儿可瞧了太医?”

宋皇后那张白皙如玉的雪颜上,似是现出几许迟疑,粉润微微的唇瓣翕动了下,柔声说道:“陛下,然儿那边儿瞧了太医,说是这些年奔波于战事,只要再多加调养,也就是了。”

崇平帝却不置可否,问道:“梁王现在在哪里?”

宋皇后芳心一诧,柔声道:“陛下,他前段时日在江浙点检刑狱,如今已经回来了。”

崇平帝默然片刻,叹了一口气。

如今的东宫候选人当中,的确让崇平帝颇为不满意。

楚王根基浅薄,魏王又无子,而梁王又无人君之象,而八皇子陈泽虽然聪颖,但非是皇后所生,而只是贵妃所出。

宋皇后弯弯修丽双眉之下,妩媚流波的美眸莹莹如水,盯着那忽而沉默下来的崇平帝,芳心中涌起一股焦虑之感。

先前,只顾着和那个小狐狸痴缠了,却是忘了向他问计,然儿如何避免无子的攻讦?

崇平帝黢黑、瘦削的脸颊凹陷几许,咳嗽了几下,声音明显带着几许中气不足,说道:“梓潼,朕乏了,先睡一会儿。”

宋皇后玉容莹润微微,抿了抿粉润唇瓣,柔声道:“那臣妾告退。”

说话之间,丽人心事重重出了殿中。

而崇平帝听着丽人那熟悉的脚步声逐渐远去,不由叹了一口气。

如果他不立魏王,而是选立楚王,对朝局会有如何影响?

首先要选好辅弼之臣,内阁方面的李高两人都是谋国能臣,可以独当一任。

子钰已然为郡王,与楚王因为连襟之故,关系倒是不错。

本质上,也不会出现朝局失衡。

而魏王陈然,如果一直膝下无子,于社稷同样颇多隐患。

但念及这么久的夫妻感情,崇平帝这会儿,心头又转而犹豫了起来。

如果立陈泽?主少国疑,如之奈何?

崇平帝思量了一会儿,只觉一股莫名的困倦之意涌来,旋即眼皮沉重,耷拉了下来,渐渐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