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贾珩:真是…给个皇帝做都不换!(月底,求月(4 / 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这位卫国公真是少年得志,年轻的过分,如今已是宰执枢密,与闻国政。

不过一想起其人所立的功劳,却又渐渐释然,不是谁都能领兵南征北战,屡屡获胜,两三年时间,卫国公不知打了多少胜仗,才能有今日之爵禄。

魏王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下来,目光落在那少年脸上,说道:“子钰,方才宋主簿已经递来的丁册,西北大战,我朝廷损耗兵马是有不少,最近虽得持续补充,还是有一些缺额。”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去年西北折损的还是京营作训许久的精锐,可惜都让南安郡王彻底葬送在青海河湟之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当然,南安郡王家的铁帽子王也被一下子削成侯爵,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魏王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可惜了数万英魂葬送西北,孤最近想上疏父皇,为这些阵亡的将士立碑记事。”

这其实也是当初贾珩在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做过的事儿,显然魏王得了启发,或者说,以此笼络军心。

贾珩看向魏王,道:“王爷此议甚善,其实我先前。”

他先前没有上疏,一来是那些将校事随着南安郡王出征被坑死的,二来,他不愿以此让崇平帝产生他邀买人心的猜疑。

当然,魏王算不算邀买人心,这个倒不至于,这是王者堂皇气度。

所以,魏王身边儿有高人。

贾珩面色微顿,朗声道:“殿下这几天先为记室参军,在京营观摩作训、卫事,不妨先熟知营中情况。”

并没有如当初五城兵马司一般,一下子给了魏王功曹职位,可以通过考功、提拔军将,更容易培植羽翼。

当然,如果甜妞儿找他,他也不知能不能顶住甜妞儿的…撒娇央求。

魏王闻言,面色顿了顿,心头虽然更想得功曹之位,但闻言,也只得点了点头,只是抬眸看了一眼邓纬。

而一旁的范仪眉头紧皱,显然心头涌起不好的回忆。

当初,范仪在五城兵马司担任主簿,后来魏王前往五城兵马司,然后,范仪离开了五城兵马司,返回了京营。

贾珩而后,也不说其他,又让自游击将军升任护军将军的贾菖拨付了五百人,护卫魏王陈然,以防备白莲余孽。

可以说,在上皇被谋刺,楚王接二连三遭遇刺杀以后,一应宗室诸藩的护卫力量就加强了许多。

原本三百三十人的仪仗卫队,也在崇平帝的授意下,给诸藩增加至六百六十人,算是扩容了警卫力量。

这段时间,不仅是宗藩护卫,就连守卫宫城的龙骧左右卫也得到了清洗,而锦衣府内五千户所更是被着重清洗。

待魏王离去,贾珩看向一旁的范仪,说道:“范先生,以后不再担任记室参军,而为行军司马,协理军务。”

中军大营的京营节度副使,其实是自辟掾属,官职不一定全部设全,看节帅根据军务的需要。

比如先前宋源任行军主簿,而范仪任记室参军,因为贾珩授予了不少权力,反而把持了日常作训大权。

范仪道:“节帅,魏王殿下这次到京营,岂如五城兵马司故事?”

贾珩道:“五城兵马司、京营皆领一人,焉会如此?”

范仪闻言,点了点头。

真要五城兵马司与京营都尽归魏王,那天子该坐不住了。

贾珩道:“楚王过几天说不得也会过来观摩京营武事,二人并不会插手京营事务。”

京营十二团营,上到都督衔的将校任免,下到一个小小的百户,一应人事权都是归于兵部的,他作为京营节帅,只有战时调兵权和日常的作训安排权力。

但为了避讳,后者他也不经常在京营待着,更多是把控大方向,而后赋予一众属吏落实。

这两位藩王过来,更多也是观摩日常作训调度,然后收割一部分将校的靠拢,大抵如是。

贾珩而后,在京营中用了饭菜,待到午后时分,想了想,前往晋阳长公主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