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清穿]无宠小答应 / 章节正文阅读

96、皇后(2 / 2)

作品:《[清穿]无宠小答应

胤禛知晓自己那位额娘,性子疏冷,最厌烦这些无谓的应酬。如今被扰地烦不胜烦,又不好直接拒绝,也算是一种报复了。

魏瑢想想,永和宫那边熟人太多,她也打怵,还是先算了吧。

用过午膳,胤禛返回乾清宫处理朝政。

之后每天早朝之后,胤禛都会抽空过来陪着魏瑢一段时间,用完午膳再回去。

下午,魏瑢会小睡一会儿,然后看看书,逛逛花园,也很自在。

这天午膳,胤禛跟她去了偏厅,见到方木桌上头多了一个奇怪的木制圆盘,大概三尺左右,上面摆着各色菜肴。

“这是什么?”胤禛好奇地问。

“是让内务府准备的,能转动的餐盘,这样吃饭的时候就不必让人伺候着了。”魏瑢笑嘻嘻道。

她实在不喜欢吃饭的时候还需要别人替自己夹菜的规矩。哪有自己大快朵颐来得痛快。

“吃”是自己在这个时代最后乐趣之一了,一定要符合心意才好。

所以前几天就画了图纸,让工匠揣摩着制造出来。

胤禛跟她一起坐在桌边,使用了这个新发明的小转盘。还挺方便的,想吃什么转到自己面前就行。

将宫人都屏退了,两人也不必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如同当初在河边相见一般,边吃边聊着。

只是魏瑢注意到,胤禛吃的比往日少些,有点儿心不在焉。

她不会认为胤禛娇贵到没有人伺候就不习惯,直接问道:“怎么了,今天胃口不好?”

胤禛犹豫片刻,低声道:“就是觉得这桌子看着不搭配,等明日将桌子换成圆的,才能畅快些。”

魏瑢险些笑出声来,她早就发现了,这家伙有些强迫症,尤其在审美这方面。

两人很快吃完了,宫女进来收拾餐盘。

魏瑢看着桌上的菜肴,胤禛吃的最多的是一道素粉清蒸莲藕,小半盘都被吃光了。她突然想起一个上辈子网上看到的规矩。

“听说宫中饮食有规定,帝后和皇子们,一盘菜肴不许用超过三筷子。若是有用了三筷子的,之后数月之内不会再有这道菜上桌。”

胤禛听得发愣:“这是什么道理?”

魏瑢想了想,“应该是为了防止下毒,或者被人揣摩清喜好吧。”

胤禛哑然失笑,“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倘若有居心叵测之人下毒,岂是用这些小手段能防得住的?至于投其所好,下人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揣摩主子喜好,服侍地妥妥帖帖吗。”

“也就是没有这等规矩了?”魏瑢睁大了充满求知欲的眼睛。

胤禛抬手刮了她鼻子一下,“别胡思乱想了,这等规矩,应该是朝纲不稳,派系纷争的时候才可能。如今宫中岂会讲究这些?你有喜欢的点心菜肴,只管放心用就行,吃完了再让御膳房送,一盘不够两盘。”

顿了顿,又笑道,“谁敢将你喜欢吃的菜肴端走,直接拖下去打死。”

“咳咳,也不必这么凶残。”

“这等忤逆主子的奴才,还留着干什么。”胤禛不以为然。

魏瑢:……后世的八卦误我啊。

两人回了书房。胤禛顺便告知了她四房的后续处理。

前些日子,四老爷出门的时候,在街上遇到惊马,摔落马车,因此重伤,返回家中休养了两日还是没熬过去,而四夫人因为伤痛夫君之死,引发心悸,也在昨日病逝了。

几个亲信仆役因为照看不周,或者打杀,或者发卖。

魏瑢听着,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名声,才这样悄无声息处置。

只是,“如今没了四老爷一家,我也该出宫了吧。”

打着服侍太后的旗号,却连太后一面都没见过,虽说这永寿宫里的人口风紧,终究还是不妥当。尤其自己还在孝期,古人非常看重这个。

“你马上就不必守孝了。”胤禛笑道。

“你想要干什么?”

“我准备让你再次过继……”胤禛说出了自己的方法,魏瑢听得目瞪口呆。

他要让自己在郭络罗氏内部再次过继!

“长房嫡脉,夫人又是安亲王府郡主,血脉尊贵,你过继到她的名下,身份便不用愁了。当然也不用守孝了。”

这是他前段日子就想到的法子。

郭络罗氏三房的庶女,想要当皇后,终归逊了一筹,如果换成长房嫡出的就不一样了。

“可是三老爷一脉?”

“这个你也不必担心,长房和二房统共有七八个庶子,可以挑一个过继给三房,正好承袭血脉。等大婚之后,朕再赐他个出身。”

魏瑢明白,光是皇帝御赐的出身,就足够这几个庶子争一场的。毕竟就算是嫡脉所出,庶子将来也分不到什么。如今却能继承三房的产业财富,还有御赐官爵,最妙的是还不用伺候养老,咳咳……

“朕不想再等了,等过了夏天,咱们就大婚。”

这么直白地提到婚事,魏瑢觉得自己应该有点儿脸红,然而仔细品品,却没有任何该有的羞涩,大概因为两人真是太熟悉了。

她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不是说秋天还有选秀吗?”

“没有选秀了,有你就足够了。”胤禛目光含笑。

魏瑢眨了眨眼睛,其实她已经做好了成为后宫一员的准备,在这个时代,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太难了。

“这样的话……太后和朝中诸位大人只怕不会同意吧。”

她也听说过,那些勋贵夫人每天往慈宁宫跑献殷勤的事情。

“太后那里不用多想,她本来就烦那些频繁上门的夫人小姐,等朕公布此事,她想必还能松一口气。”胤禛耸耸肩。当然,就算她不同意也无所谓。

“至于朝臣,内外有别,后宫之事,还轮不到他们置喙。”

“况且朕不选秀,只大婚,是为了孝,天下人谁能非议?”

天子守孝以日代月,但真愿意守足日子,那更要被捧上神坛。

魏瑢觉得好笑,如果胤禛开了这个先例,后辈的皇帝压力可就大了,这种守孝的标准,向来只能提高,不好降低。

胤禛伸手点在她额头上,“别想多了。”

“就算是前朝大明,也有孝宗皇帝与张皇后恩爱两不疑,没有选妃纳嫔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手顺着她乌黑的秀发落在后背,他将她拥入怀中,紧紧抱住。

***

又过了数日,胤禛在早朝正式宣布了要册立郭络罗氏之女为后的消息。

几名重臣那里胤禛早已派人透漏了口风,此时纷纷出列表示赞成。顺带拍了一顿马屁,什么郭络罗氏教女有方,忠孝纯良。

总之,事情就这么简单愉快地敲定了。

虽然未来皇后的出身略低了些,就算过继到长房,众人也都知道是三房庶脉所出。但架不住皇帝喜欢啊。而且皇帝早逝的未婚妻就是郭络罗氏的,此时再续前缘,也是一段不忘本的佳话。

只有几家门第高贵,女儿出色的勋贵人家,本来还想着搏一把后位的,没了希望,个个捶胸顿足。

懊恼之后又不免蠢蠢欲动,想着没有了皇后宝座,当个妃嫔也好。结果隔了一日,宫中又放出风声,今秋的选秀,皇帝后宫不再添人了。只给宗室择选。

众人也并不太意外。皇帝在当皇子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清心寡欲,一心向佛。

而且宫中也传出些许消息,皇帝对未来的皇后极是恩宠信重。

反正皇帝还年轻,没有人会在帝后感情正热的时候跳出来当添堵。

于是,万众期盼中,婚礼热热闹闹地开始筹备了。

2("[清穿]无宠小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