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3 / 3)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他几次向大唐请婚,可惜早年为突厥阻拦,后来李世民继位了,却已经瞧不上西突厥,不愿意跟他们联姻,故意设立他们做不到的和亲条件。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

对于大唐来说,现在暂时无力西顾,只要守好玉门关就行了。

西突厥内乱,对大唐来说其实不是坏事,这样他们没有余力东顾,大唐不用担忧西境,只用专心对付东突厥便是了。

“传旨张士贵,让他转达西突厥两汗使者,就说汝国扰乱,君臣未定,战争不息,何得言婚,命他们各守辖境,停止彼此征伐。”

莫贺咄可汗跟肆叶护可汗,一老一少,各统一厢五部,让他们斗去吧,大唐说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打发了,根本不想掺与。

“圣人。”

张阿难去而复返。

“还有何事?”

“幽州武怀玉发来急报,突利率兵与颉利战于塞北武要北原九十九泉,突利兵败被俘,颉利趁胜东进,犯北燕州边境,武怀玉已经率兵出长城于怀荒野狐岭迎战!”

野狐岭,在北燕州长城外,战国时曾经为无穷之门,赵国开国君主赵襄子还在代北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

野狐岭就是一个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

北魏六镇之一的怀荒镇,就是在野狐岭附近的张北。

武怀玉打算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要出长城而战,利用野狐岭的险要山地地形,限制颉利的突厥骑兵战斗力,这样能以小兵力对抗突厥大军,让突厥骑兵无用武之地,                甚至背倚长城、堡垒,进可攻退可守。

李世民看着这计划,微微点头,武怀玉胆子很大,不过计划确实可行,只是仅以幽州之兵,能否战的过颉利大军,这个却不好说,毕竟突利实力原本也挺强,可却一击即溃还成了俘虏。

现在颉利挟新胜锐势,                “陛下,武怀玉太轻敌自负了,他应当收缩兵力,退守险要,等待朝廷调兵增援,现在贸然出战,这要是败了,那整个幽云就敞开了,甚至整个河北都要糜烂,”侯君集见皇帝皱眉,立马出言攻击武怀玉。

李世民不语,                兵部尚书李靖立马道,“陛下,臣以为武怀玉计划并没有什么错,颉利虽新胜,可天寒地冻先与突利大战一场,又追击东进,武怀玉兵出长城,背倚长城,据野狐岭之险,占据主动,可攻可守,

若是如侯君集所言,一听突厥来了,就收缩兵马,退守幽、蓟,那岂是要直接把山后拱手让给突厥人任意劫掠,甚至要放他们进河北?                要是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今年要北伐灭突?”

朝廷武德朝面对突厥时,就一直是守守守,突厥也是一次次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任意肆虐掠夺,现在贞观二年了,怎么还能任由如此放肆。

李靖对两个名下学生,一个夸赞一个批评,毫不客气,“陛下,臣以为边塞军情紧急,瞬息万变,当由边将临机决策,现在颉利已经杀到长城下,朝廷应当放手让武怀玉指挥,我们需要做的,是调动河东河北诸镇兵马增援配合,”

“先打赢这一仗再说。”

侯君集红着脸不服气的道,“就算要打,武怀玉也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担此重任,臣以为当由并州都督李绩指挥,就算是让代州都督张公谨指挥,也比武怀玉强,武怀玉打过什么大仗?”

“李绩远在太原,张公谨也在雁门,相距怀荒千里之遥,远水哪及近渴?武怀玉虽年轻,但也是打过不少仗的,梁师都就是他灭的。”

“梁师都那算什么,武怀玉不过是捡了个便宜。”

李世民听着他们争吵,很是不满。

“军情紧急,便交由武怀玉指挥此战,朕也相信武怀玉的能力,”

不过皇帝还是加了一道旨意,让武怀玉莫要轻敌,若是能不打则不打,能小打就不大打,但稳守边境即可。

待到秋后,再一举北伐不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