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4 / 4)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甚至这些散官勋官自己年纪大了,但他们儿子也获得门荫权,去当三卫官或是入国子监,又或是去给亲王国公们做仗内、执事等,又或是去当捉钱品子什么的,色役番满,也可以选,有机会获得出身。

反正李渊当初这招确实厉害,团结了大批人,当时他是爽了,现在李世民就得一直擦屁股。

年年不断增加的选人,让李世民很头痛,哪怕现在出台了文官六品以下官,都必选守侯,轮流当官也不够安排。

武德朝李渊大量新增州县和新设都督府,本来也是为安排大量官员。

其实任何时代,不论古今,这编虽是固定的,但官员的身份一旦有了,那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

只有极少数犯了大罪的,才会被处以除籍为民,剥夺官籍,失去做官资格。

反正获得了出身,这辈子都是官身,就算一时没职事,选啊,今年选不中,明年继续选。

就算没职事,没有俸禄和职田,但只要有散官获得出身,也还有官人永业田可分。

这是个特权阶层,可上不可下。

哪怕魏征现在无所畏惧的开炮,但他也不敢说裁州并县,省并机构,精简下来的官吏,就夺去官籍,就不给官人永业田。

魏征在那说捉钱令史太多,公廨钱利息太高,可他指出了问题又没拿出解决方案来。

没有捉钱令史,如何保证公廨钱的收益?没有公廨钱,朝廷官吏收入哪来?朝廷本来就是没有财政解决,才让衙门各自解决。

你魏征一句话倒轻松,可这钱从哪来?

捉钱令史确实问题很多,甚至被人批评这就是纳资、卖官,换了个名目而已,而且还特别扰民,那些捉钱令史个个品官子弟出身,有权有势,拿着公廨钱放贷,要给官府上交百分百年利,那他们难道就白干?

虽说这是差事,可既然钱过手,肯定也要赚的,所以实际放出去的利息要高的多,他们甚至用更多私有资金充做朝廷公廨钱放贷,借朝廷之名得利。

魏征对捉钱令史和高利贷非常不满,他当初吃过高利贷的苦,弄的狼狈不堪,对此是深恶痛绝。

“翼国公,朕记得伱起家便是三原县捉钱令史,可对?”

“回陛下,臣刚下山时,需要承担徭役,被县令选中,以禁军武官子弟,充三原县捉钱令史。”武怀玉答道,他这个捉钱令史刚干,就被太子李世民特授太子右卫率参军事的九品官职,足够让其它捉钱令史们都羡慕死。

李世民捋着胡须,“说到捉钱令史,估计在座的没有比翼国公更了解的,不如翼国公来说说,朝廷到底要不要保留捉钱令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