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校长只想扣大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六章--因地制宜发展课后服务(3 / 5)

作品:《校长只想扣大棚

校长们都很给面子地鼓掌,田梵只能起身汇报道。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下午好!”田梵不卑不亢地娓娓道来:“我们红旗小学是新兴区直属小学,学校位于红旗村,学校共有六个学年,每学年只有一个班级,全校共有学生124名,在编教师11名,合同制聘用教师3名...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我校正在进行课后服务的情况。”

“因我校学生少、老师少,所以我校并不具备开展特色课后服务的条件,课后服务水平原始且基础,只能开设两个课后大自习班,由全校老师轮流进行管理。”

“在执行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课后服务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学生想要的?这样的课后服务对学生到底有没有好处?”

“后来我走访了多个家长,家长们对于课后服务的开设总体态度是表示支持和认可的。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当朴素。他们的原话就是:学校就是用来学习的地方,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啥?”

“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家长们满意是因为没看到更好的课后服务形式。一旦存在了比较,学生和家长肯定会更愿意选择多元化、自由化、趣味化的课后服务。”

“我对此的建议是因地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开发学校内部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老师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全校这么多老师,应该有很多身具才能的存在,哪怕织毛衣也能成成为一门校本课程。”

“除了开发校内的老师,也可以从校外引入增援。社会上的教育力量并不弱,各种艺术类培训班的讲师的水平并不逊色于本校的老师--引入外来力量的好处有两点:一是能让学生更具新鲜感,二是可以解放学校老师的课余时间。”

“很多老师其实并不喜欢上课后服务,因为老师们也有家庭,有生活...在开展课后服务之后,很多老师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把老师们强留在学校的行为已经违反《劳动法》和《教师法》,一旦老师们强硬维权,陷入被动的就会是学校和我们。”

“......”

田梵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千多字,大家在听完他的发言之后,都觉得这小伙子有点东西。虽然很多想法都太过理想化--但这并不是缺点。

哪个教育家不是理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