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猴哥,猴哥!(3 / 5)

作品:《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收招抱拳,转身归队,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谁看了都知道是在应付差事。

他是最后一个,随后武校领导就宣布了解散,由各自的教练带着离开。

“杨导,您看……”

杨婕沉吟片刻,最后也没给个准信,只说要回去考虑考虑,最终的人选还要开会研究后才能决定。

懂的人都知道这是托词,嘴上说着考虑考虑,基本上就是没戏。

“武术功底没问题,确实有几个好苗子,可咱们这个戏不光要打,想把孙悟空演活了,首先还是得会演戏才行。”

从什刹海武校出来,杨婕便直接把选武术运动员来演孙悟空这条路给否决了。

的确如她所说,打得再好也没用,不会演戏,一切都是白扯。

一起否决的还有话剧演员,道理基本相通,会演戏,但是没有猴气,同样也不行。

“我觉得还是应该重点考察戏曲演员。”

一向少言寡语的王翀秋难得主动发表了意见。

杨婕点点头,她也知道想选出来一个合心意的猴子,不光要能打,能演,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这方面的经验。

到目前为止,孙悟空的形象呈现最多的还是戏曲舞台,各个剧种都演过关于《西游记》的故事。

演员的表演有猴气的灵动活泼,也有猴气的武打动作,如果能吸收这些可用的技巧,再给他们培养生活化、人性化的表演,最后将武术和戏曲演员舞台上的花架子糅在一起。

“说的没错,不过……先看看再说。”

杨婕之前在考虑孙悟空的演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戏曲演员,可她还是有些顾虑。

因为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不光在舞台上,生活中也已经习惯了戏曲化,走路、说话、哪怕一个眼神,仿佛都带着锣鼓经。

他们现在要拍的是电视剧,不是戏曲艺术片。

只是,现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太小,只能先去看看了。

不过选择标准,杨婕也有自己的要求,首先必须要年轻,易于接受新事物,要学习生活化的表演,不能离开锣鼓经就不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