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国院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八章:泰晤士日报的专访(3 / 5)

作品:《大国院士

徐川点头回道,这个问题在公布的正式名单上能查到,他都没法否认。

记者小姐迅速紧跟着提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加入还不到三个月的样子,这个时间点,别的研究员基本都是实习生,您就已经成为了正式研究员,请问您是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心中一跳,想了想后回道:“并没有的特别的窍门,我是按照的正常规章制度进行申请的。”

听到这个回答,记者小姐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失望。

他们在来之前就看过了这个年轻人的资料,十八岁的年龄相当年轻,面对这种采访的次数肯定不多,说不定他们能挖掘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但可惜,这个年轻人似乎比较老辣,面对他们的问题根本就不上套。

......

花了半个多小时接受完泰晤士日报的采访后,徐川便回到了酒店。

对于泰晤士日报会如何发布这次采访,他不知道,不过他已经尽量注意了在采访中的措辞用语了,希望没有被对方抓到什么漏洞。

这种非自然科学类的报刊的采访,还是少接点为妙。

天知道这些媒体记者会怎么评价他,亦或者怎样断章取义的截图一段采访内容,或者当一个标题党。

比如《华国年轻学者证实小质子半径,标准模型或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类类似国内营销号的标题,以国外这些媒体的尿性,绝对是干得出来的。

反正不要太高估了这些媒体记者的良心,他们有没有这东西都说不定。

......

在泰晤士日报完成采访后,第二天就他们将的采访内容发布了出来。

可能是没有在采访中抓到什么有意思的漏洞,也有可能是良心发现?反正第二天泰晤士日报的刊登内容并没有出现断章取义之类的话语,而是将重点放到了徐川的年龄上。

“.....在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的研究人员,是一名来自普林斯顿的十八岁学生.......”

在报刊上,泰晤士日报将重点放到了徐川的年龄上,而非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上。

不得不说,这一做法的确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对于看热闹的普通百姓来说,一个看不懂的问题的解决,远不如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才十八岁这个点更有争议性。

毕竟这个年龄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伴随着热度和流量,其他媒体也纷纷开始跟进。

毕竟涉及到东方那个国家的新闻,在西方向来都比较吃香。

而随着其他媒体的跟进与挖掘,有关徐川的更多信息也暴露出来。

《震惊,解决了质子半径之谜,发现新质子半径的年轻学者,竟然是一个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