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文明之争(3 / 4)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回报也是丰厚的,山越人虽然处于部族制阶段,但胜在人口众多,有数百万人,是最好用的劳力,而孙权看中的便是这点。

每次大战过后,孙权俘虏的山越劳力,少则数千,多则数万,他讲这些人作为奴仆卖出,在江东士族之中很受欢迎,因为这是各大家族私兵部曲,奴仆婢女的最主要的来源。

虽然说这种本质是贩奴的行为以后世的眼光显得颇为残忍,但也变相促进了江东族群的交流融合。

因为不同于以神权为基础的西方国家对待奴隶的灭绝行为,华夏文明并没有完全隔断奴隶的上升通道,因为有大一统的前提在。

国家统一时,是经历战乱后人口的低谷,历朝历代开国君主都会借此机会解放努力以解放劳动力,同时削弱蓄奴的世家大族势力,于是随着朝代更替,山越人也在唐宋时候渐渐融入到了中原文化圈中。

其实袁熙对于海外扩张和海外殖民的区别,一直难以界定,因为这在后世的学界,也没有形成定论,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实在是怎么也洗不白。

资本主义在海外扩张中,其做所做所为尤其是掠夺人口方面,比上古时期的奴隶制国家凶残多了,而其掠夺殖民地土地的过程中,比封建地主更加贪婪。

那问题来了,这资本主义做的都是奴隶制封建制的过程,那为什么说他文明呢?

答案是,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概念被偷换了,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优越,掠夺的优越性。

亨廷顿说过,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者宗教的优越,其他文明几乎没人会皈依他它们,而是通过他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西方人常常忘记这一事实,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

袁熙当初读到这段话时,顿时茅塞顿开,解开了长久以来困扰自己的疑惑。

即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到底有何不同。

答案就是,前者扩张以组织暴力为主,后者则是文明同化为主。

华夏文明不是不扩张,在扩张中也会伴随着暴力,但其和西方想要永久奴役其他族群的目标不同,华夏文明虽然早就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从未放弃过用文化同化外族的尝试。

自汉朝开始,中原政权对于外胡的做法,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若犯我,虽远必诛。

而对于愿意同化入华夏文明的外胡,汉朝也没有给关上这道门,给其土地居所,并任用其族人担任重臣,也不排斥胡汉通婚,前提是只要其接纳中原文化。

对于冥顽不灵的,汉朝的态度就是滚的远远的,别让我看见举行,而不是像西方那么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