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二章,你冷静一点(2 / 2)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但是,做人必须得有梦想才行,万一真的实现了呢?

没想到,在他有生之年,还是看到了希望。

歼六五战斗机的飞行数据,听起来跟白头鹰他们的飞行,差距很大。

不过,并不是没有追赶,甚至赶超的可能性。

何况,六四小城这座科研基地,拥有三大研究所,完全可以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高端飞行器。

到时候,未来即便在跟别人开战的时候,就不用再出现十多年前被人霸占正片空域,对着自己轰炸的场面了。

“老王,你冷静一点!”

王平安那叫一个无奈,同时也暗暗心惊,对方的力气,真的好大,他胳膊都被抓疼了。

而此时的城北,周济民看着眼前的航空发动机,皱眉加叹气,是不是还摇头。

整得徐磊他们胆颤心惊,以为出什么问题了呢。

“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更换了我的设计图纸,但你们拿出来的这个发动机,问题很大啊……”

说了这么一句,菲利普他们连忙谦虚地请教起来。

尽管周济民很少来小城这边,但每次来,都能让大家收获满满。

而且,周济民在飞行器上面的研究,不仅全面,而且扎实,最关键的是,前瞻性技术非常多。

空间制造的发动机涡扇叶片,跟小城内生产的叶片,差距还是蛮大的。

尽管后者已经是做到了极致,算是这个时代的技术巅峰了。

六四小城内有一台二代超级电脑,可以满足三大研究所日常的研究任务。

嗯,第四研究所是医学研究所,目前用到超级电脑方面的运算任务,还不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整个六四小城的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技术当中,是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的。

一是按照北极熊的那种算力决定一切,大力出奇迹的方式。

其二则是不怕砸钱的方式,这就是白头鹰常用的手段。

两者相结合,按理说,小城内的科研人员都不比北极熊和白头鹰他们那些人差,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

奈何,周济民要求高啊。

习惯了空间制造出来的材料,严丝合缝到零点零几的微米级别,可谓是锻造技艺的巅峰了。

然而,菲利普他们带领的团队,造出来的零件材料,只达到了一点几微米,差距甚大。

因此,刚才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周济民直接皱眉了。

一番交流之后,他也知道了目前徐磊、菲利普他们遇到的问题,那就是算力还是差了一些。

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更多的数学家,或者说是计算机。

顶尖数学家是不敢想的,只能去找那些几何运算等方面很厉害的数学家来帮忙了。

这些可不是超级电脑可以完成的。

除此之外,二代超级电脑也不太够用了,需要更先进的电脑才行。

要不然,只能靠人力,或者研发进度慢一些了。

偏偏人力方面,周济民还真没什么办法。

除了靠徐磊他们的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介绍之外,要不只能靠他自己了。

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会在明年的莫斯科举办,到时候如果可以拐几十人回来,那他可就高兴坏了。

“不过,莫斯科毕竟是北极熊的地盘,而且还是政治核心,我要是大摇大摆地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思来想去,还是得再搞一个纯外国人,并且是第三方中立国家身份的数学教授马甲,才可以啊。

然后,他头疼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一九六五年夏天了,距离明年夏天,也就差不多一年左右而已,他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再搞一个马甲?

算了,看来他必须找时间去一趟北欧了。

数学家一般都非常孤僻的,但再孤僻也好,也会有几个好友。

所以,他不可能凭空出现,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好在这个年代,想要伪造一些资料,实在太容易了。

但,这些都是明年的事,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解决目前的问题,还得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此外,长远来看,还是得培养自己的数学家啊。

“看来,回去之后,还得跟领导他们建议一下,想方设法,多培养自己的数学家…..”

内地是很注重教育的,但华老只有一个啊,想要再培养出这样的数学家,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运气。

后世,不少人在初高中阶段,他们的数学成绩是很厉害的,经常满分。

可由于偏科严重,导致跟高校失之交臂,渐渐地便泯然众人。

其实,这样的学生,是非常有培养价值的。

只要他们愿意吃苦,好好教导,不说成为数学家,成为一名数学研究员,还是不成问题的。

继续在数学这条路深耕下去,试想一下,几万数学科研工作者,甚至是几十上百万。

到时候,别说是眼前的发动机计算问题,其他飞行器也挡不住啊。

从飞行器研究所离开,周济民又去了隔壁的两个研究所。

“老曾,现在进度到哪了?”

在四个研究所当中,进度最慢的,应该就是卫星研究所了。

“目前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了,现在已经到了陀螺仪这一步,有点困难啊…..”

曾庆丰摇摇头,嘴角的苦涩,比桌上的老茶叶,味道更浓一些。

卫星研发,涉及到了众多尖端领域,推进器、燃料舱等,以及卫星飞行当中最为重要的陀螺仪定位器,是一个比一个还难。

如果说隔壁研发的歼六五战斗机,只有航空发动机是地狱级难度。

那么,卫星这边的所有细分项目,都是地狱级梦魔,甚至大部分都是十八层地狱的超级难度。

拿陀螺仪来举例,卫星飞行过程中,实际控制其方向的就是陀螺仪。

陀螺仪是通过测量火箭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火箭的每一次变轨,都会跟陀螺仪保持同步。

但是,陀螺仪的制造可谓是相当复杂,技术难度也极高。

原时空的历史上,亚洲第一枚卫星发射的称号争夺战当中,内地跟小日子一起竞争。

那个时候,白头鹰为了扶持自己的小弟上位,直接给小日子提供了一个陀螺仪,让小日子抢走了亚洲第一枚卫星发射的称号。

然而,小日子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就算给了他们上佳的陀螺仪,可是其他方面还是太拉胯,卫星是发射出去了,但却是半空中解体了。

这个解体,也把小日子的梦想给击碎了。

最后,被内地赶超,重新夺回了亚洲第一枚卫星发射的称号。

“唔,陀螺仪怎么了?有什么难度?来,我们互相探讨一下…….”

周济民闻言,倒是露出了很感兴趣的表情。

虽说他也不是很懂陀螺仪的具体制造技术,但没关系啊,他可以开挂的。

只不过,等他跟曾庆丰他们讨论之后,心底却有点慌了。

陀螺仪的校准,需要最少三个或以上的菱镜作为参照物,以及众多极为精密复杂的制造工艺来确保陀螺仪本身工作的准确性。

太复杂了!

里面涉及到了学科知识很多,周济民的脑子有点烧。

不过,他还是询问了其中几个零部件,如万向节、内部中央平台的三个微型陀螺仪、方向感应装置等。

他准备帮曾庆丰他们制造出来,这样一来,应该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加快研发速度。

随即,他又来到隔壁的通讯设备研究所,在这里,他倒是没有继续帮忙了。

就目前来说,小灵通已经足够用了。

等安泽胜那边,把网线连通六二小镇和京城之后,那么六四小城也可以连上网络了。

到时候,他就不需要经常往六四小城这边赶,也可以随时掌控整座小城的情况了。

在小城待了两天,他就拿出了三个微型陀螺仪和一个万向节。

至于那个感应装置,涉及到了芯片,只能去六二小镇那边去定制才可以。

“你们需要的电脑,我会尽快安排运输过来,我希望今年可以看到卫星升空,老曾,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曾庆丰闻言,顿时压力大。

本来,其他两个研究所已经先一步拿出了产品,歼六五战斗机和小灵通,就已经让曾庆丰十分着急了。

现在听到周济民说,今年就要看到卫星升空这个目标,他是腿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