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主动拉开大收购的序幕(2 / 2)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听到这个奖励,俩孩子都两眼放光,赶忙点头应下了。

就是小娴她们有些不乐意,凭什么她们仨就要求考一百分?

不过,对于她们爸爸的安排,虽然不满,但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要不然,跟她们爸爸狡辩的话,通过以往的经验,她们只有输的份儿。

所以,还是保持现状吧。

于是,孩子们都去考试了,家里就剩下晓婉和晓静两个孩子,以及许柠这个小馒头了。

上午,在书房看书的周济民,却被几个不速之客打扰了。

除了常振吉和潘成权两人之外,还有其他五位教授专家。

这群人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曾经跟周济民一起去过雾都做学术交流。

“周教授,我们来这里打扰你,就是想再确认一件事。”

寒暄之后,几人就道明了来意,那就是确定一下那个保密极高的项目,到底能不能让他们也参加。

“其实,那天我跟常教授和潘教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于这个项目的情况,我无法透露丁点。”

顿了顿,周济民继续说道:

“我再重述一遍,如果你们真的想参加这个项目,首先要说服你们家人,做好一辈子都不能见光的准备。其次你们能否加入这个项目,不是我说了算,我只有推荐权。”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周济民虽然年轻,但口风是真的很紧。

书房的气氛沉默了下来,但常振吉突然开口,道:

“我想知道,为什么你没有加入?难道你也不够资格吗?”

“老常,你是不是搞错了一件事?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没有加入?我又什么时候说过我加入了那个项目?”

额!

大家再次无语,合着在跟大家兜圈圈呢。

但众人不得不佩服周济民的机智,让大家摸不清底细。

相比留在京城,大家其实更想换个地方,可周济民说的这么邪乎,众人也不敢随便决定啊。

潘成权的目光扫向桌面,开口询问道:

“周教授你在看核裂变方面的资料吗?你最近在研究这个?”

这个话题,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也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核这个东西,代表了尖端科技,代表了利剑。

“嗯,我最近对这些东西有点兴趣,趁着有时间,就看一看。”

话说一半,留一半,这是最近这几年,周济民的习惯了。

要搞核电厂,他也只能这么办了。

等忙完这段时间,他就该去解决金属材料短缺的问题了,顺便也解决一下核裂变原材料的问题。

据他所知,很多大型矿场,都会有核裂变的原材料铀或钚,但是,能不能提炼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也是限制很多国家,能不能加入核玩家行列的最关键因素。

六三年的时候,关于限制核武器扩散的谈判就已经开始了,等到了六八年,全面限制谈判就会结束。

到时候,全球其他国家想要再搞核武器研究,就会被禁止了。

但现在嘛,还是可以进行研究的。

只不过,那些小国是想都不要想了,特别是小日子,直接排除在外。

略过核武器,对于周济民提及的核电厂,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北极熊和白头鹰就不说了,这两个国家都是玩核的高手,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建成了核电站。

但这只是第一代核电站,技术还不够成熟,也还不具备商业运营的基础。

直到六十年代,也就是这个时期,像丑国那边搞出来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反应堆技术的核发电机组,核电站技术才算趋于成熟。

后世,周济民所知道的大部分核电厂,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生成的第二代核电站。

内地想要实现核电站的运营,还要等二十多年,因为现在钱老他们还在进一步研究核武器的存放、提炼效率等问题。

还别说,潘成权他们虽然接触的核知识不多,更不是参与研发的人员,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很懂核这东西的。

为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及二战这件事了。

当初小男孩和胖子投放到广岛和长崎这两座城市,直接宣告二战结束,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是石破天惊的超级大事。

在知识分子领域当中,无数读书人,无不以学到核知识为傲。

也就是在四五十年代,不少人远赴万里之遥的阿美利加,虽然选了不同的学科,但总有学习核知识的心。

不求学到真正的核武器知识,但求能够见识一番原理等。

只不过,就算是要学习这些知识,对天赋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何况,在那个年代,能去丑国读书的人,甭管是自费还是公费,全都是天才。

而潘成权、常振吉等基本上都是那一批次的留学生。

跟这些留过学的人交流,无疑是极好的。

周济民收获很大,思维更加开阔,也更清晰明白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了。

等潘成权他们离开之后,周济民直接把书房门给锁上了,然后进入空间,开始试验。

s5w压水堆核反应装置再次被他拿了出来,他现在还不确定空间异能量,能否做到隔绝核辐射,所以没敢轻举妄动。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研究。

观摩了压水堆装置之后,他就开始了行动。

首先是空间底部,湖底、地下等地方,各类除泥土外的矿,甚至是空间壁,都被他收了起来。

“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到我想要的防辐射材料。”

对于丑国拿出来的防辐射材料,他已经大致检验清楚了,效果也通过海量计算,基本确定了。

毕竟,他有计算机,可以查询资料,可以透过压水堆装置的能量输出功率等,进行测算。

在数学世界,就没有计算不出来的结果。

如果他能解决后世那些千禧年难题,恐怕他现在的计算实力会更强,甚至还能解决反重力等难题。

看着正在进行的实验,周济民摇摇头。

“唔,看来还需要耐心,慢慢等待结果了。”

从空间出来,孩子们已经下课回到家里了。

暑假开始了,但她们还不能去恩斯顿牧场,因为成绩还没出来,加上她们叔叔和小姑还没完成考试呢。

当然,晚上的时候,还是犒劳了一下这群小屁孩。

转眼第二天凌晨,周济民来到了约定的地方,见到了吴成峰。

后者满脸兴奋,小声地说了几组数据,倒是让周济民也笑了起来,只不过,心里却轻叹了一口气。

有些人呐,真不拿老祖宗的宝贝当回事儿。

明明是有福气之人,可惜守不住就算了,还要卖掉?

更过分的还是那些想要将古玩带去海外的人,这种人咋说呢,可怜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吧。

“走吧,带我去会会他们。”

等吴成峰说完,周济民当即便催促道。

十几分钟后,两人重新回到城内,然后来到了一家四合院。

瞅吴成峰熟悉的鸟叫声,周济民也是微微愣了一下。

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就算是底层人物,他们的智慧也是无穷大的。

没一会儿,五鸟叫之后,大门从里面打开了,探出来一个脑袋。

转了转,看清楚是吴成峰后,这才让人进来。

等周济民两人进去之后,这人还在左右看了看,这才放心地关上门。

就冲这谨慎姿态,活该这人活成老和尚。

因为周济民看得清楚,大晚上还戴了一顶普通的瓜皮小帽,头上却没有头发。

不是地中海,而是和尚。

加上对方一脸老相,褶子和老人斑都有了,少说也有六七十岁了。

难道这人还想离开京城?

就这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想到处奔波?

屋内,客厅并没有任何古玩物件,直到那位戴帽子的老和尚小声地在前面引路。

进入菜窖里面,来到角落,移开一口大缸,把上面压着的稻草垫子拿开,接着又把下面的破布拿开,这才露出一块厚厚的钢板。

打开钢板之后,露出了一个不大的洞口,微弱的灯光下,露出了里面向下的楼梯。

老实说,这还是周济民第一次看到如此奇怪的地下室,跟防贼一样,层层保护着。

就是不知道对方为何现在又把这个地下室展露出来了呢?

还是说对方并不止这个地下室,甚至不止这套房子?

三人来到地下室,空气都是一股澹澹的霉味,反正不算很好闻,但也还算过得去。

对此,周济民表情不变,但心底还是多少有些嫌弃的。

这地下室真的太差劲了。

换他来搞这地下室,绝对是通风又顺畅,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霉味呢?

很快,老和尚把他的宝贝儿给展露了出来,全是一水的精品玩意儿。

其实对方还没掀开罩布,周济民就已经感受到了空间传来的震动。

有意思的是,震动不算很大,但眼前这些古玩明显很赞的嘛。

看来是之前在雾都把空间这家伙的胃口给养刁了,居然看不起这些古玩了。

实际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雾都那边的古玩,可谓是精品中的超级精品,属于独一无二的国宝,价值无量。

何况,除了内地的古玩之外,还有小日子、阿三、古埃及、古罗马希腊等,可谓是包罗万象的满汉全席了。

“这些都是我祖上留下的………”

随着老和尚的开口,周济民瞬间无语,吴成峰顿时尴尬不已。

似乎他们这一行的很多人,开场白都是这一句。

没有祖上传承下来,没法加价啊。

祖传秘方、祖传手艺、祖传密宝等等之类的话,反正不加祖传两个字,仿佛不值钱一样。

不过,尽管老和尚的话有不少水分,但眼前这些古玩,基本上没有水分。

虽是如此,该砍价还是要砍价的。

现在古玩还没大规模降价,所以还是蛮值钱的。

有句古话不是常说嘛,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现在的六十年代,虽说大家生活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但也是盛世啊。

总好过民国时代的动乱、战争,那才是朝不保夕呢。

眼前总共一百五十件古玩,除去其中的三十件够不着及格线的,其他都要。

老和尚不太乐意降价,周济民便没有浪费时间,同意了对方的报价。

钱货两讫,怎么运走这些古玩倒成了一个问题。

三人一起合作,先把古玩拿出地下室,接着周济民拿出去外面。

美其名曰,有其他人接应。

实际上是直接扔空间里面了,简单省事嘛。

丢了一件古玩给空间吞噬,反馈出来的异能量却让周济民很是惊喜。

卧槽,可不算少啊!

都跟之前他跟王震等其他人收购的古玩,相差无几了。

于是,对于接下来的收购,他更加期待了。

从老和尚这边离开,周济民接下来又跑了五个地方。

收获满满!

吴成峰也收到了他的工资,一件一毛钱,他今天总共收到了一百二十块钱。

换句话说,今天周济民收了一两百多件。

效率高,又安全,确实不错!

其实还有两处地方没去,只不过吴成峰没联系上,估计是过了约定时间,所以对方睡着了吧。

古玩交易,只能凌晨这个时间段。

白天和晚上都不太安全,没人敢冒险。

至于将古玩运输到郊外去交易,人家估计会更加忌惮。

黑吃黑咋办?

这年代可是不禁枪的呢,荒郊野外的,谁不防备着点?

城里的话就安全多了。

跟吴成峰分开,周济民便准备继续卖海鲜。

他肯定低估了京城的古玩收藏,又或者说他太早出手了。

反正今晚他出手收购了这一千多件文物,直接消耗了他将近十万块钱。

大家都不是傻子,周济民也没办法真的捡漏。

又是他主动出手的,别人要价高一些,也实属正常。

不过没关系,反正他的钱都是从卖海鲜这边来的。

对比收获而来的古玩文物,消耗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每次去捕捞海鲜,其实耗费的空间异能量很少。

消耗最多能量的是空间里的一些实验,六四小城那边的地面硬化等等。

因为这事就像高速公路和市内行车一样,捕捞海鲜就跟高速路行驶差不多,油耗低。

四合院的摊子,今儿来的商贩缺却不多。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上次他卖的海鲜还没消耗掉呢。

三伏天,吃海鲜确实是不错的享受。

但是呢,这东西很费钱啊。

那些饭店采购员都被领导下命令,短时间内,别再收购海鲜了。

海鲜销售受阻,周济民也很无奈。

看来,开辟第二战场很重要啊。

眼瞅着没什么人,他准备结束今天的生意时,门口来了一个青年。

没有马车,穿着军绿色的大短袖和薄薄的长裤,不像是商贩的脸,倒是像小白脸。

“同志,你们这里卖海鲜的对吧?”

“嗯,你要买吗?”

明明白白地在摊位上摆着呢,还多次一举地询问?

只见青年确认之后,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旋即正色道:

“同志,今天碰到我,算你倒霉,你这里被查封了,赶紧滚蛋吧。”

却见对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上面的钢印像模像样,但周济民一眼就瞧出了是赝品。

因为上面有晒干过的痕迹,很澹,不认真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

何况,一般人在这个时候,早就害怕死了。

怎么可能还敢认真看?

毕竟这个年代,没有哪个做生意的人,会敢如此大胆。

像很多来他这里拿海鲜的商贩,基本上都是惊弓之鸟一样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绝对会四散逃离的。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将对方的证件攥在手里,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道:

“小同志,胆子不小嘛,打秋风打到我这里来了,你家里是哪个大院的?那萝卜刻的印章,钢印也是你自己捣鼓的吧?花了多少时间?”

“就是凋刻技术太差了,太多瑕疵了。”

小青年顿时亡魂皆冒,眼前这个商贩是魔鬼吗?怎么这么清楚?

感觉就像是对方亲身经历一样,太可怕?

??。

“你别胡说八道,这是我的证件,你还不赶紧给我滚?你这里被封了,知道吗?把证件还给我!”

强装镇定的青年,色厉内荏地喊道。

可周济民怎么可能会怕对方呢?

“你喊吧,这儿附近根本没有袖章队,我看谁来帮你?”

ps:月末了,求个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