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雾都、替罪羊(2 / 4)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一个孩子亲一口,两个小宝宝也被他香了一口,顿时哇哇大叫,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生气。

他坐上车,还没出发,台阶上的五个孩子,眼眶里就湿润了。

等车子启动的瞬间,她们就憋不住了,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嘴里喊着爸爸。

周济民没有回头,他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了了,耽误了飞机的起飞时间,太不礼貌了。

小金鱼三兄妹,一人抱着一个,小娴她们想要追赶她们爸爸的轿车,也追不了。

只能留着眼泪,看着轿车渐渐远去,直到拐弯消失不见。

南苑机场,周济民的车子抵达这边的时候,大部分大老也已经到了,前后相差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此次带队的是文津街那个院里的其中两位领导,华老等好几位数学、物理等方面的权威都在,周济民的老师段学复也在队伍里面。

跟一众大老寒暄几句,周济民就躲角落里面了。

在场的众人,就数他最年轻,连那些办事员、翻译都比他大好几岁,所以,少说话,多看才是正理。

这次出行需要中转好多躺航班,先去南方的小岛,然后再换其他航班前往大不列颠。

小岛上有飞往大不列颠的航班,机票的事,不需要周济民操心,跟着队伍走就是了。

抵达小岛之后,周济民本以为会等待一天或者半天才会出发,没想到只需要等三个半小时就可以了。

很快,黄昏时分,飞机从小岛启德机场起飞,飞跃九龙城区,冲向更高的天空,往西边的欧洲飞行而去。

飞机上人不是很多,也就是七十多人而已,还有三四十个空位。

现在的飞机,大部分都是四千公里左右的行程,这是最远的航程了。

这意味着,即便是最大油量的航程,从小岛前往大不列颠的航班,也需要在中间经停才能抵达。

两地相距九千多将近一万公里,直飞的航班,按照九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大概十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达。

但经停航班的话,就最少需要十七八个小时了。

何况,他们在中东附近机场经停的时候,还是等了七八个小时才顺利起飞,中途花费的时间,就超过了二十个小时才顺利抵达大不列颠。

换源app】

不愧是雾都之城,周济民他们抵达的时候,刚巧就是伦敦绵绵细雨的时候。

这座城市只有在每年七八月份这两个月,才有可能看到晴天,其他月份想要看到晴天,确实很难。

还没出飞机,周济民就戴上了口罩,因为他不喜欢伦敦的天气和空气。

戴着口罩,可以避免接触到这边的有毒气体。

十二年前,伦敦烟雾事件,在短短五天的时间内,导致了四千多人的死亡,然而政府却是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才开始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桉。

但也只是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生产浓烟的燃料。

烟雾产生的主要起因是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污染,如含铅量超标的汽油等。

其次则是媒这种燃料,工厂和家庭都在使用,导致产生大量有害的烟尘。

加上伦敦这个地方是处在死风状态,空气中积聚着大量的烟尘,经久不散。

即便距离伦敦烟雾事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但伦敦地区的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依然很多。

换句话说,在一九六四年的今天,伦敦的空气质量,依然堪忧。

“你怎么还戴上了口罩呢?”

段学复不是很理解自己这个学生的举动,华老等其他大老也都是好奇地看着周济民。

“来之前,我有关注过伦敦这边的资讯,看到了一篇关于伦敦这边的医院蓬勃发展的报道。”

众多大老听到他这么说,更加困惑了,这个报道跟他戴口罩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报道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伦敦这边的医院很多,并且在最近十多年发展非常迅勐,而且我关注到这些医院的招聘信息里面有提及,需要更多呼吸道方面的医生。”

“我就在想,为什么?”

面对这么多大老,周济民不慌不忙地接着往下说道:

“所以,我在小岛出差的时候,就去了一趟大学图书馆那边,翻阅了最近十几年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有几个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一九五二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一九五六年的空气清净法桉,以及最近这些年,伦敦日渐增长的汽车销量和毫无长进的汽油。”

“众所周知,现在大部分汽油中,含铅量都很重,这里面涉及到了排气催化转化器等技术,也是为何我们内地的转化器卖得好的原因之一。”

两位领导和办事员翻译等,听了之后,都十分懵逼。

怎么就讲到技术上面去了呀?

催化转化器又是什么鬼?汽油中的含铅量又是什么意思?

但是,华老等众多大老却是大概明白了周济民的意思,其中一位化学和生物方面的大老沉志云更是开口询问道:

“周主任,既然你都说了,催化转化器在这边卖得更好,那不是说明伦敦这边的空气质量不错咯?那为什么你还要戴着口罩呢?对了,你这个口罩我好像没有看过,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先下飞机吧,我这里还有不少口罩,大家都戴着吧,安全第一。”

看着走了差不多的客舱,周济民摇摇头,没有继续解释,而是从包里拿出不少口罩,分派了出去。

他们一行人,总共是二十人,除去两位领导和三位办事员,剩下的十五人才是此次的主力军。

众人接过口罩,纷纷戴上,然后离开了飞机。

来到外面之后,呼吸到了这边的空气,有人好奇,打开口罩来测试了一下,却没有什么感受。

并不是周济民说的那么恐怖,需要戴口罩吧?

这一幕,自然是落在了周济民眼里,他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

外国的月亮跟内地的月亮是一样的,但就自然环境而言,现在的内地吊打欧美一切不服。

伦敦这个地方,更是污染源头中的源头,每天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没死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这里可是死风啊,压根吹不散,工厂和家庭,每天生产大量的烟尘,早就爆表了。

可以说,生活在这里,真的是水深火热啊。

机场候机厅这边,有两位这边的办事员,准备好了接待事宜,一辆大巴车搞定了一切。

在别人的地盘,一切从简,大家都没什么好说的。

上了大巴车,都是自己人,于是众人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刚才大家估计也是闻过这边的空气,似乎没什么问题,呵呵,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周济民冷笑一声,接着道:

“过两天我去买点东西回来,给大家做个小实验,你们就知道伦敦这边的空气质量有多么恶劣了。”

“而我们现在戴着的这个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绝大部分的有害物质………但是铅这玩意儿,我也无能为力。”

“不过不要紧,等回到京城之后,调养一番,问题也不是很大。”

面对周济民一惊一乍的说法,大家都很是担心。

毕竟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伤害可是非常大的。

可是在伦敦待久了的那两位办事员,此时却是有些害怕起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来之前是不怎么咳嗽的,可到了这边后,经常咳嗽。

绝对是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问题。

“不用看着我,我不是医生。”

见那位办事员和开车的那位办事员司机,哀求的目光,周济民摇摇头,接着道:

“不过,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是你们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容易解决。”

“每半年去医院体检一次,着重在呼吸道方面的检测……”

“其次就是中医调养,伦敦这边的唐人街应该也有不少中医药馆或者武馆,抓药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巴车在城郊附近的一栋独立房子停了下来,这里就是众人在伦敦这段时间的暂时住处了。

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这个年代,可没有领事馆,因为还没建交。

“这套房子是当地华人租借给我们使用的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