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大佬云集(1 / 4)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关于这个问题,周济民直接把计算机小组已经完成的工作任务简单说明了一下。

有些工作量并不是按照时间来衡量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研发这件事,从来没有简单过,也很难进行量化。

不过,计算机从无到有,更是对外国计算机的一个颠覆性研发,不管是算力水平还是功能等方面,都足以吊打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

现在就差一个cpu了,只要死磕完成这个cpu,电脑就可以组装完成,并进行测试了。

听完周济民的话后,李雨竹等人都沉默了。

这顿饭,周济民该请,他们计算小组不配啊!

搞定了李雨竹他们这群人之后,周济民才把计算机小组的成员邀请到石屋里吃饭。

石屋不大,只能人挤人了。

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大米饭,这群人已经格外满足了。

特别是几个南方来的博士生,直接落泪了。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散去,周济民却被请去谈话了。

江圣博、老冯、安泽胜等人都在,不过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

主要是周济民今晚的红烧肉闹的。

不少人真跑去问他们这些领导了,就想知道有什么量化标准,可以多吃一点肉。

前段时间才闹腾完循环养殖、种植的事,现在又要吃肉了,这62小镇还搞不搞科研了?

对于领导们的问责,周济民也表示自己很无辜。

肉是他从758工厂那边搞来的,分给大家一起吃,因为接下来要奋斗了,攻克cpu的难关。

所以,这事儿不能怪他。

领导们心里更是不得劲了,不怪他的话,难道要怪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吗?

责怪他们这群领导不作为?

那也得向国家申请,国家有才行啊。

周济民却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大家都守着宝藏寻宝藏,一叶障目了。

“你说,哪里有宝藏了?”

江圣博很生气,老冯更是哼哼唧唧的,脸色难看。

不过老冯也学乖了,没有再主动挑刺儿了。

估计是被老江他们说了吧。

“你们看啊,我平时说过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脑袋最顶尖的一群人。”

“我们都还要为自己的饭盒多加几块肉而烦恼,又如何有效发挥我们的头脑,为祖国的科研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

“所以,在不影响我们科研工作的情况下,抽点时间,搞点小发明,把62小镇周边的村子发展起来。”

“到时候,还不是想吃肉就吃肉?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扣扣搜搜的吗?”

办法是不错,技术当然要也有。

问题是,做不到啊!

“笨呐,附近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着我们转的,他们每年生产的粮食也都运往我们这边。”

“我们得感激啊,得想办法增加他们的粮食产量,增加他们的收入不是?”

一阵忽悠下来,江圣博他们都渐渐回味过来了。

对啊,百多公里外的中转站,附近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是围绕62小镇转的。

这种情况下,在62小镇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他们增加粮食产量,似乎很简单呀。

行,那就打报告,向上面申请吧。

总算把他们这群人忽悠住了,周济民松了一口气。

不管这事成不成,反正对于解决62小镇的吃肉问题,有很大帮助。

只有周边的村子都有肉,62小镇才能吃上肉。

直到62小镇子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了,那就更好了。

转过天,周济民就投入到了全面闭关冲刺阶段了。

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计算机小组这边的办公室已经疯魔了。

但外界却沸腾了。

由于周济民的提议,江圣博等人给上面领导打报告了。

终于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自食其力嘛,没什么丢脸的。

有了上面领导的肯定,江圣博他们也放开手脚来了。

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在试验田的那群工人和植物学家们,就是让他们在确保62小镇正常的科研项目情况下,选一批人前往中转站的村子,指导他们进行循环种植。

附近村子的环境,比62小镇要好很多。

不过,冬季也相当漫长,现在是农闲时候,倒是可以搭建菜棚子,种植反季节蔬菜。

等来年,再开始循环养殖的计划。

刘阿根等这些拉马车的村民,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很是不敢相信。

直到再三确认之后,才傻笑着赶马车回去村子,告诉村里这个好消息了。

很快,等刘阿根他们把消息带回来之后,村子直接沸腾了。

附近几个村子也获知了消息,顿时跟过年一样,热闹起来。

特别是没多久,刘阿根等人把62小镇里的技术员接回村子后,村里全部人都来了。

轰轰烈烈的建设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第一时间就是要做好规划,那些地方适合建立菜棚子,那些地方适合挖鱼塘等等,都需要一个整体规划。

菜棚子搭建工作倒是不难,村子里的人,都很有力气。

虽然天气寒冷,不适合建设,但大家心里头火热,照样干得热火朝天。

土地僵硬?

没问题,地上烧一堆火,很快就可以让泥土松软下来了。

建菜棚子跟建房子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瓦片而已。

菜棚子的顶部是玻璃,而玻璃是从62小镇那边运输过来。

在附近村子建设一个土窑有些麻烦,并且还需要工人,也不方便管理。

所以,只能靠刘阿根他们这些拉马车的村民帮忙运输了。

时间飞快,过去十多天之后,周济民终于从计算机办公室出来了。

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双眼已经成了熊猫眼。

“周组长,您应该去好好休息了。”

巡逻的大头兵看到之后,都忍不住心疼地劝说了一句。

最近这段时间,晨跑的身影,少了周济民,让大头兵们很是不适应。

周济民拼命的样子,把他们这些大头兵都吓到了,太狠了。

“哈哈,谢谢。”

心情很是高兴的周济民,说了一句让大头兵一头雾水的话,转身就回石屋睡觉去了。

“干嘛谢谢我?”

大头兵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谢谢,那是因为周济民心情高兴,带着团队死磕了十多天,总算是搞掂了。

技术资料、产品和实验数据等,全都封存好了。

等所有人都休息好之后,把电脑组装好之后,就可以试运行了。

他结束闭关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江圣博等人这边。

大老们顿时兴奋莫名,看来这次应该是成了。

果然,得逼着周济民一把,要不然,这事可能就要拖着了。

刚下班的万小华,也获知了这个消息,不由带着笑容冲向石屋那边。

可她到达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李雨竹等人也在,更让万小华惊讶的是,还有好几个明显是陌生人,可却是很受旁人尊敬的几位老人。

江德福、侯洪亮等几位前驻地大老,以及方九纯、老费等人,全都出现了。

他们这些人,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修养,也都重返62小镇了。

这里大变样了,跟之前那个小小的驻地,完全不同了。

不说新建起来的一排排石头房屋,也不说电厂、玻璃窑、炼钢厂等工厂,光是这一排上百亩的菜棚子,就让人很是欣喜。

由一个几百人的驻地升级为拥有三千多人的小镇,这个进步,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而他们现在之所以也聚在这里,主要也是想确认一下,周济民念叨了一年多的电脑,到底是有多么的划时代。

时间流逝,江圣博等大老也都过来了。

计算机小组的成员,全都睡不着,只是歇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醒了。

因为脑子里都是电脑,都是周济民说的那些话,现在算得上是临门一脚了,因此他们压根儿睡不着。

不少刚吃过晚饭的工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今天是咋了?

周济民倒是睡得很死,而且没有在空间里面休息,而是在石屋里呼呼大睡。

好在他睡觉不打呼噜,要不然,门口的众人,肯定能听到。

甭以为石屋的隔音效果很好,开玩笑,就是墙壁可能很厚,但门很一般啊。

冬天的晚上,夜色来得很早。

石屋前,不少人都散去了,但还有人蹲在原地守着。

就算很冷,也咬牙坚持着。

终于,石屋里的灯亮起,大家都精神起来了。

推开门的周济民,看到外面站了不少人,吓了一跳:

“你们都蹲在门口干嘛?这么冷的天气,回去烤火不好吗?”

“不冷不冷,我们心里头火热着呢。”

方九纯一边打颤着,一边大笑着说道。

“哟,老方是您呀,好久不见,咦,候领导您也来了,好久不见,快请进。”

看清楚他们几人后,周济民瞪大了双眼。

连忙邀请他们进屋。

老方他们倒是不矫情,跟着就进了石屋。

里面的热腾腾的暖气,让他们舒服到忍不住呻吟了一下。

室内外,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天地,温度相差有二三十度了吧。

石屋里的火坑烧得很旺,墙角还整齐码放了不少柴火,可劲儿烧都没问题。

老朋友见面,少不得一番寒暄。

聊完家常后,老候就直奔主题,提起了电脑的事。

周济民沉吟片刻,道:

“大家都是熟人了,保密协议也都清楚,我就不再强调了。”

“电脑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确实已经被我们拿下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就会一帆风顺。”

没等周济民说完,侯洪亮便沉声打断道:

“不用跟我们说这些,我们这些在座的,全都是干了一辈子科研项目的老头子,所以你不用给我们打预防针,只需告诉我们,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电脑?”

“如果你们想看,只需要等我半个小时即可。”

“什么?那还等什么?走,赶紧走,去办公室,把那些封存起来的产品拿出来,我们现在就要看。”

江德福一听,顿时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