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教育和泥砖房20/35)(2 / 4)

作品:《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得知她家这事后,便说帮她们家赚公分。

公分这活,都是有大概的定量,偷懒不了的。

之所以没接手盖房子的事,还不是黄小花死活不乐意。

小麦播种相对简单,可搬运石头、脱泥砖这样的活,一般人还真不行。

田间地头,周济民看了看四周。

其他村民还在奋力播种,他只好帮四小只赶了赶进度。

可不能落后太多呀。

忙碌了半天,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去了。

周济民也领着四小只和丁秋楠回了黄小花家的茅草屋。

今天他带了不少食物过来,基本上都是熟食,热一热就可以了。

虽是如此,可黄小花家里的锅不够啊。

没办法,只能多来两次了。

「累不累?」

一屁股坐在周淑晴旁边,周济民扒了一口米饭,问道。

她都累的不想说话了,要不是太饿,她也不想吃饭了呢。

所以,只是给了她大哥一个白眼:我都这模样了,您还问?

周济民却笑了,「你之前还跟我说,你想要下乡干农活,现在呢?」

又是一阵沉默,只有咀嚼食物的声音。

「如果你真下乡了,以后的生活,天天这样。」

「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干不完的农活。」

「你可能会问,不还有农闲的时候吗?」

此时的周淑晴也抬头,送来一个疑惑的眼神:对啊,农闲不是挺好的吗?

「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农闲这种说法。」

周济民摇头,接着继续说道。

例如挖沟渠、牲畜饲养等,只有干不完的农活,怎么可能有农闲?

就像黄家村,前段时间刚收完大梨子,还要担去卖。

这才过多久?

马上就要播种冬小麦,播种之前,不得翻田犁地?

所以,看似是农闲,实际上,细算下来,全是活。

「还要,你知道公分值多少钱吗?」

摇头!

「不值钱!」周济民的声音,很冷冰冰。

「一个成年人的劳动力,出工一天,也就是十个公分左右。」

「每半个月进行结算,公分多,分得粮食就多。」

「生产社里把夏秋两季收获的粮食收成分为两份,三成上交国家,也叫爱国粮,剩余的七成,由集体分配。」

「黄家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每家每户,每半个月分到的粮食,还不如你一个人半月的粮食呢。」

周淑晴一听,直接傻眼。

她每月吃多少,自己心里都有底。

一是每顿饭吃了多少粮食,多少肉和素菜,这些都是可以看出个大概的。

毕竟她也知道物价的大致情况,又喜欢计算这些。

所以,她半个月吃的粮食,大概是八斤面粉或者大米,二十斤肉和十五斤的菜,油和盐等忽略不计。

换算成钱的话,大概是元,菜没计算在内。

因为菜是可以自己种的。

所以,一个几口之家,只能分到8元钱的粮食,这怎么活?

看她吃惊的样子,周济民忍不住叹气:

「你是天天吃肉,而且吃得还不少,可这些家庭,哪能吃得起肉啊?」

「八块钱,大概能换四十五斤面粉左右,省着点吃,一家人勉强够。」

这个年代,城市里的工人属于非农业人口,是吃国家供应粮。

实行定量制,一般成年人每人每月27-30市斤。

而一些重体力活,如铸造工就是重体力劳动,月粮食定量43市斤。

换句话说,一个城市的铸造工人,每月粮食定量,几乎同等农村一个家庭半个月的粮食。

更别说工人还有工资,只要工资高的,每月购买粮食之后,还能剩不少钱呢。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村人,想要吃商品粮的原因。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周淑晴早就没有了想要下乡的想法,她现在一心只想着高中毕业,然后回工厂上班。

帮大哥照顾好弟弟妹妹,还有侄女,看好这个家。

两兄妹聊了一会儿,然后歇息了没多久,便又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了。

作为后勤主管的丁秋楠,也帮着忙前忙后。

这样的生活,她自己也挺满意的。

嘴上说的好听,还不如实际行动来的干脆。

想必经过这次的劳作,四小只更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

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

忙活了一天的农活,终于在太阳快下山之前,忙完了。

在黄小花她们七姐弟千恩万谢中,周济民带着四小只和丁秋楠回家了。

家里,苏茹芸带着周清娴,笑着问她们,今天出去干活累不累?

四小只不想说话,只是敷衍了一句。

周济民摇头笑了笑,去准备晚餐。

平时她们争着看电视,今天却异常自觉。

吃过晚饭后,都不需要周济民开口,洗碗之后,全跑回房间呼呼大睡了。

因为,实在太累了。

冲丁秋楠一笑,周济民也拉着她回房间休息了。

转过天,他都准备好早餐了,却不见四小只的身影。

「起床吃早餐了,该上学了。」

周济民喊了一声,四小只这才慢吞吞地爬起来。

等她们慢悠悠地洗漱过后,来到餐桌前,周济民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时钟。

三小只顿时尖叫一声,赶忙狼吞虎咽,然后背着书包,骑上自行车出门去了。

再不跑快点,真迟到了。

跑着的时候,浑身肌肉酸痛。

虽然很想停下来休息,可迟到是万万不可以的啊,只能忍着继续跑。

瞧三人狼狈的身影,周济民笑了,小金鱼却没有理会。

因为她自己也很累。

吃过早餐,她还想回房间继续补觉。

被她大哥抓了回来,「鸡鸭和兔子,还有大狗、大鹅,你都还没喂呢,碗快也没洗,想干嘛去?」

打着哈欠的小金鱼,演技拙劣地道:

「大哥你说什么?我还没睡醒呢,我继续睡觉。」

想得美!

不久后,抱着米糠去喂鸡的小金鱼,嘴里碎碎念的骂着:臭大哥、坏大哥、笨蛋大哥.....

没成想,她大哥悄咪咪地站在她身后。

等她喂完,起身回头后,魂都差点给丢了。

「大哥你走路怎么没声呢?吓死我了。」

「刚才骂我什么来着?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看着眯眼的大哥,小金鱼暗道坏了,大哥听到了。

于是,换上可怜巴巴的小表情:

「大哥我错了,你刚才肯定听错了,我没有骂你啊,我是在赞你呢,大哥好大哥妙,大哥叫我吃饭我说好,大哥说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

这讨好的话,听得周济民很想笑。

「行了,还给我报菜名呢?赶紧干活去。」

等大哥离开后,小金鱼这才都起嘴巴,哼,大哥都不喜欢我了。

她还不知道,她自己已经到了一个人嫌狗厌的年纪。

当然不能再让她闲下去啊。

再说了,上午正是阳光明媚的大好时间,怎么可以睡觉呢?

喂完家禽之后,小金鱼还想偷偷熘回房间呢。

书房里,传来的她大哥的声音。

她只好乖乖地去读书了。

「今天的任务,背诵这篇一百字的课文。」

虽然她才五岁,但从去年冬天就已经开始认字了。

背诵一篇一百多字的课文,应该问题不大。

想当年,周济民读一年级的时候,就要背课文了呢。

算起来,小金鱼虽然是只有五岁,但学了那么久,也应该加点难度了。

一大一小两兄妹,就在书房安静地看书读书。

客厅那边,苏茹芸还带着周清娴,就看她满地爬着走。

现在的小家伙,已经可以扶着站起来走几步了,但想要独立走路,还得周岁以后才行。

安静的家里,只是持续到了十一点半左右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客人。

周济民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李雨竹。

「啊,你家还养了这么多狗啊?」

还没进门,李雨竹就下了一跳。

守门的是大黄和旺财,但黑妞它们也站在小跨院门口看着。

平时没事,当然是在小跨院守着自己的小狗崽。

三只大狗,总共下了十六只狗崽。

小灰是最后卸货的,但也是最厉害的,总共下了六只狗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