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不血刃(3 / 3)

作品:《家兄朱由校

    “建虏是不能扫,但一旦扫了之后,我朝北方压力便会骤减,而想要肃清漠北,就需要进一步拿下西域。”

    “拿下西域后,此地便会成为一块三边都将遭遇夹击的地方。”

    “不能等着被人夹击,因此告诉孙传庭,让他好好训练朵甘九营的兵马,等大旱告歇便着手对乌斯藏出兵。”

    说到这里、朱由检有些坦然道:

    “以我朝的兵力和战力,只需九营就足够肃清乌斯藏。”

    朱由检这句话不是吹嘘,毕竟历史上固始汗也就两万多骑兵,就搞定了半个乌斯藏。

    眼下大明要摧毁乌斯藏境内的所有势力,瓦解封建,那么就需要和整个乌斯藏宣战。

    可即便如此、朵甘九营,外加上丽江木氏归入西军都督府的七营高原兵马,合计十六营兵马,足够把乌斯藏犁一遍。

    朱由检要的,是实控整个青藏,而以大明的财政,如果实控青藏和西域,必然是一场赔钱的买卖。

    清朝统治新疆,每年输血上百万两银子,而大明还有进而开拓中亚的河中地区,成本会直接翻倍。

    加上青藏,最后恐怕对河中、西域、漠北、漠南、乌思藏和朵甘这六块地方,大明每年要投入朝廷财政的十分之一。

    想要降低财政,就得要谋求一块近距离,还能养活人的地方。

    结合诸藩登陆天竺沿海,那么明军打下东吁,然后将恒河以北纳入大明直属疆域,就能完成对诸藩的两面包夹。

    届时不仅能将高原的人口迁移去恒河北岸实边,还能减少高原驻军。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要这么做,那么就需要建立起一条从天竺北部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直抵四川的驿道。

    或者、也能从恒河北岸修建一条一路向东,穿越缅甸,抵达云南的道路。

    如果真的要算起来,似乎第二条难度更为简单。

    总之时代背景在这里放着,高原什么的,在河谷留下少量人口,然后维持少量军队就足够了。

    在成本极低的平原地区建立统治,这才是大明要做的。

    只要拿下了恒河北部的平原,大明能增添上亿亩耕地,养西域和青藏、河中地区也就不成问题了。

    不过、想要彻底的拿下这些地方,实现实控,还是得依靠蒸汽机车和蒸汽机船。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想起了军备院,军备院研究蒸汽机的时间已经接近两年了,但蒸汽机的动力和作用,依旧达到了抽水的用途。

    如果只能抽水,那么就决定了,这玩意只能在矿区使用。

    对此朱由检也不觉得惋惜,毕竟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蒸汽机确实只能用来在矿区抽水。

    是瓦特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才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蒸汽机的三倍多,最终让蒸汽机作用于工业。

    不过、这个时候的蒸汽机依旧只能在纺织、矿业、军工业等行业出现,直到有人将它改进为高压型号,然后才作用在了轮船和机车上。

    从蒸汽机被发明,到它作用在机车上,西方整整用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而大明想在短短两年内把它弄出来,着实有些夸张。

    别说朱由检只是一个文科生加大头兵,就算朱由检是国宝级的工业人才,也需要培养许许多多的人才,才能解决它。

    比如一个简单的手榴弹,它所蕴含的不仅仅是火药,还有冶铁技术和治金技术。

    任何一项技术的不达标,都将断送一个发明。

    朱由检能提出一些建议,但让他自己动手去做,那还不如他自己提供创意,然后把自家哥哥拉去军备院呢。

    想到军备院的事情,朱由检有些头疼,最后说道:

    “军备院除了火药,其他东西如果哥哥想了解,可以让人备份送往内廷。”

    “是……”陆文昭应下,而此时前面被安排去取东西的锦衣卫也小跑回到了齐王府。

    他双手将厚厚的文册奉上,而陆文昭转交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一目十行的翻阅文册,其中东西他记得很清楚,而到了炼铁场的量产时,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截止这份文书送来的五月十九前,旧港的炼铁场产量,已经矗立其二百一十七座,年产达到六千六百七十多万斤,产量是大明本土官营炼铁场的三分之二。

    炼铁场的产量他很满意,对于之后记载的那串土人死伤数目,他并不在意的翻页。

    五月十九前,旧港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一十七万六千余人,新开垦田亩数量四百二十七万亩。

    水泥产量高达三百七十二万石,足够建设旧港当地,而金银矿的开采也达到了黄金年产十四万两,白银七十八万四千余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宝石矿、珊瑚采摘的开发被记录在了文册上。

    朱由检往后翻,略过了一些不重要的数据,最后翻到末尾。

    在这里、巨港和旧港之间的海峡关税数额在过去四个月是二十七万二千余两,一年下来大概能达到一百万两。

    也就是大明只要守着这个地方,就可以获得大明商人前往小西洋行商的关税收入。

    关税收入的下方,作为旧港布政使的沉廷扬还写下了评语道:

    “旧港之地,岁入银两,粮食尽数折色后,已达到四百余万两,足以自给自足,今岁之后即可向朝廷缴纳赋税,然土人数量……”

    后面的朱由检没看,他只在意前面的这段。

    旧港的潜力果然很大,四百多万两的折色收入,尽管现银只有四分之一,但对于大明来说,生铁和水泥完全不用折色。

    这些东西,将会化作实物,增强大明的实力。

    “沉廷扬做的不错,看样子选他去旧港没选错。”

    合上文书,朱由检难得夸了一句,并且在夸完之后,他的心思也变了。

    他转头看向了陆文昭,没有遮掩的说道:“告诉洪承畴,安南之民亦是我大明之民。”

    “安南之地土地不足,收复安南之后,朝廷需要将他们迁移旧港,交给沉廷扬节制。”

    “卑职领命……”陆文昭作揖应下,然而这时北镇抚司的李若琏却拿着一份文书,带着笑脸急匆匆的小跑进了齐王府的校场。

    他在见到朱由检后,当即上前作揖,高兴道:

    “殿下、接北镇抚司交趾千户所军报,安南莫氏莫敬宽,保主武德恭,老街三十二家土司分别向我朝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