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九十二章 大仇得报(4 / 4)

作品:《家兄朱由校

    “这个杨涟……真的是……唉……”

    朱由检笑的肚子疼,旁边的几个小太监也是忍不俊禁的偷笑。

    只是他们还在笑着的时候,又是一道脚步声传来,走进御马监衙门后院的是一头雾水的曹化淳。

    他看着笑的很开心的众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而朱由检见到他也笑着摆手道:

    “化淳、说说吧,那燕山所安置的流民和蜂窝煤窑怎么样了?”

    见朱由检问这个,曹化淳作辑回应道:

    “燕山所安置百姓已经住上了搭建好的临时屋子,另外官学的选址也确定了。”

    “蜂窝煤窑按照殿下您的命令,已经在旷野搭棚率先生产了,临时参加制作的民夫妇孺有三万七千余人,每日可做出三百余万个蜂窝煤,每个人都按要求戴上了三层棉花……口罩。”

    说到口罩这个词的时候,曹化淳看了一眼朱由检,不明白自家殿下哪来的这么多新词。

    “把燕山所官学的地图拿出来我看看。”听到曹化淳的话,朱由检也站了起来。

    旁边的小太监见状,连忙搬来了一张桌子,而曹化淳也把确定社学地点的地图掏了出来。

    地图平铺在桌上,立马将昌平一带的模样展现在了朱由检眼前。

    昌平、红桥、帝陵、燕山大营,燕山所……

    种种地方被标注,而所谓的燕山所,便是昌平二十多万亩荒地分别安置流民的村庄总称。

    曹化淳指着地图上标注了村庄和社学的地方说道:

    “殿下您看、燕山所眼下一共一个所,十二个镇,九十四个乡,安置军属、流民二十二万四千六百零七人。”

    “燕山所之后会建成一个宽四里、长六里的夯土墙,但其中除了生活一千户的兵马外,剩下的地方就是众多孩童的官学。”

    在曹化淳的话里,燕山所描绘了一个巨大的官学。

    整个燕山所不存在百姓、商人,只有官学子弟。

    “眼下这几日、又来了三千多边军遗属,奴婢将他们安排在了靠近怀柔荒地那边,因此遗属的孩童已经达到了三千七百多人。”

    曹化淳对朱由检说着:“按照燕山所的营造规模,完全可以容纳三万人生活。”

    “虽然奴婢认为,便是到了开春之后,燕山所的学子数量也不会超过万人,但眼下需要的先生恐怕要有六百人,才能满足燕山所学子的所需。”

    六百个懂文识字的先生,这对于其他势力可能很难,但是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难。

    南北国子监、便是朱由检最大的先生来源。

    南北国子监近八万人,从中挑选两百个没有背景的学子并不是难事。

    为了预防自己第一次挑选过后,被各党给盯上,在其中安插棋子,朱由检的想法是一口气找来一千人。

    一千人,便是一人带三十名学生,也能凑够燕山所三万学子的所需。

    想到这里、朱由检点了点头,随后对曹化淳道:

    “我返回京城后,你看着蜂窝煤窑,一旦去张家口和喜峰口、白马关的人回来,只要有得赚,立马把蜂窝煤成批运过去。”

    “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殿下放心。”曹化淳行礼颔首,而朱由检听到后也点了点头。

    他指着怀柔、密云一带属于御马监的荒地道:

    “这些地方中、密云留给未来官学子弟的亲人居住,怀柔用来接收流民。”

    “奴婢领命。”曹化淳行礼,而朱由检见状,也摆了一下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不过在他退下前,朱由检还是交代道:

    “既然蜂窝煤已经上了正轨,叫人准备三万斤蜂窝煤,三百个炉子,带回京城给百官和皇兄。”

    “若是路子可行,日后各地皇店都取消木柴煤炭,改售蜂窝煤。”

    “奴婢领命。”见朱由检最后交代,曹化淳行礼后彻底退了出去。

    至于朱由检、看着他退出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而后走到了雪地里,见风雪听了之后,走出御马监的后院,叫人在二十步开外雪中立了一块箭靶。

    他取来三力弓,一箭箭的射向箭靶、只听充满练兵吼声的嘈杂草地中,箭靶不断地响起“啪啪”的中箭声。

    直到天色渐晚,朱由检才准备返回衙门休息。

    不过这时、一深一浅的脚步声出现在了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