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章节正文阅读

1185 籍户激增(3 / 4)

作品:《汉祚高门

民部乃是行台六部之中结构最为庞大的一部,单单下辖分曹便有十曹之多,这其中度支、仓曹、库曹、户曹等等,职权都不逊于一般的大尚书。

轮到庾条汇报时,单单其人陈奏所涉诸多籍册便装满了数口大箱子,这还仅仅只是汇总整理之后的一个结果,至于更加详细的资料,则是足足有几间房那么多,自然不可能完全搬运到殿上来。

饶是如此,庾条这一番汇报都持续了长达几个时辰,听得与会众人俱都恹恹欲睡。至于最终总结的结果,也都很喜人,其中最引人瞩目还是人口这一项。

早在数年前沈哲子平灭江东作乱之后,便开启了一项人口普查的工作,至今历时三年有余,总算有了一个大概的结果。行台目下所控制区域内,不包括新进收复的弘农、上洛、河东等地,合共在籍人口达到了一百八十万户之多!

当庾条道出这个数字时,整个殿堂中满座哗然,并不是因为这个数字太小,而是太多了!要知道中朝武帝太康元年,灭吴之后全国所得户数不过才两百四十多万户而已。

可是现在行台统治区域还未广及南北,关中、蜀中以及河北等地俱还在敌人掌握之内。但就算如此,在籍人口竟然直追太康元年,这一结果实在令人咂舌。

沈哲子对此并没有表现得过分吃惊,在他看来这个年代所谓的人口统计,其实并不能反应当世的人口总量,仅仅只是体现了当权政府强大与否。政府如果掌控力大,能够将大量生民编入籍中,政府如果权威不够,自然大量民众亡出籍外。

太康元年,全国户数两百四十多万,可是到了太康三年,人口便达到了将近三百八十万户之多。短短三年的时间,人口自然增长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增幅,自然是因为统一之后随着政权统治力增强,越来越多的荫户、流民入籍。

这些资料,沈哲子都是由收复洛阳之后、民间搜集来的那些典章旧籍中得来,对于庾条所报出的这一户口数,心内还是隐隐有些失望。

江东荫庇之风诚然一时难除,就算是有了他们沈家率先放免荫户的表率,肯定也是亡数诸多。可是江北自从他任事以来,在人口方面便一直不曾放松管制,尤其豫州那些乡宗豪强更因此类问题被剪除诸多。

再加上几场大战所得的流民生口逐渐被安置,原本沈哲子觉得应该能追一追太康元年的籍民数,却没想到居然还差了五十多万户。折算成人口的话,便是三百多万的人口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