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清吏司负责人有三位郎中,分别来自满、蒙、汉三族,从这样的职能分配上可以看出,他们分别负责接待哪一方面的来人。

正如这一次郑克塽来京,胤礽就是与徐乾学商议的。

若有蒙古王公来京,也有蒙古郎中来负责迎宾之礼。

负责满族礼仪的名为孙果,出身爱新觉罗,是觉罗宗室内部成员,要是有从龙兴之地来的同族王公,就是他来负责接待。

三位郎中之下,又设了员外郎做副手,主事管更细的下属司部事务,笔帖式负责翻译文书、记录文档、传递机要,经承负责书写文稿……

这三位郎中都比较好说话,因为之前迎接郑克塽的关系,胤礽与徐乾学最熟悉。

徐大人做官的年数,比胤礽的年龄都要大四年,早在胤礽出生前他就考中了探花。

当年的徐大人,那也是风流倜傥的京城一枝花,如今岁月催人老,五十二岁的徐大人老当益壮,虽两鬓微霜,却仍矜矜业业地在礼部员外郎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胤礽最喜欢的就是徐大人少说话多干活的风格,有什么事儿与他一商量,可行是吧?那就做,麻溜的!

徐大人待在现在的岗位上已经待了十几年了,先后做过起注官、写史书的总裁官,按照他的资历,其实还是能再往上升迁一下的,以胤礽的眼光来看,徐大人等的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机会,等上面哪个地方有老臣年老致士,汗阿玛就会把他给提拔上去了。

说起顾炎武,小美这儿有滔滔不绝的资料。

胤礽怔了怔:“那他现在人呢?”

胤礽:“……”

现在胤礽的心情,就像是眼睁睁看着金光灿灿的老毛驴从自己眼前飞驰而过,他抓不住它,只能看着它流口水,突然之间,那头老毛驴摔死了,死得他肉疼。

小美就像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说起“前朝”,说起“本朝”的时候没什么顾及。

自从发现连赫赫有名的九龙夺嫡最终赢家四爷——雍正皇帝都帮不了它以后,它就彻底破罐破摔了。

即使自身是满人皇族,但是从小就被小美如影随形地影响着,胤礽心中的归属感,来自于这个由满、汉、蒙、藏、壮、彝等五十余个民族共同组成,交融在一起的国家。

这个国家缺了任何一个民族,那就都不是圆满的样子了。他的归属感来自于这一片出生至今的土地,来自于刻入到骨髓中的文化,他对待所有这片土地出生的民族都有亲近之心,因为他们都喝着同样的黄河水,吃着同样的粮食。他们都是这一片土地上的“内人”,所有朝臣之中,他唯独对待南怀仁这位从小就教授过他许多新鲜知识的西洋太傅心怀芥蒂,他一直把南怀仁当做“外人”,保持着对于“传教士”、“外国人”的警惕。

在这一点上,即使康熙说得再多,都扭转不过胤礽的观念。

胤礽出生于紫禁城,他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从小学习满语、汉语,满语学的是语言,汉语却有四书五经,有数不尽、学不尽的书籍课本,它带来的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文化,影响到他的灵魂之中。

他说得最熟练的是带有京城方言味道的官话,那儿化音,说起来时带有韵味,他可喜欢了。

上朝的时候汗阿玛就是满语、汉语切换自如,一会儿说满语,一会儿说汉语,怎么方便沟通怎么来。胤礽要不是从小就学这两种语言,这朝会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自陈梦球随着姚启圣前去台湾后,主客吏清司接到了一份来自台湾的文书。

那份文书为外国文字所写,送达主客清吏司进行翻译,转交。

胤礽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接触到了这一份在大清开海禁前通过台湾送达的国外文书。

这一份文书,是一个名字叫做荷兰的国家派遣使者送来的。

文书中深切地慰问了大清帝王,向他表达崇高的敬意,并且表达了他们国家对与大清进行通商往来的向往。

有小美的翻译,胤礽还知道,荷兰因为比利时商船成功到达大清,通过南怀仁的关系竟然成功地留下,并且向大清帝王进贡了“金鸡纳树”,它急了。

胤礽恍然大悟:就在他们撤退后不久,大清就接连打胜仗了。

小美还为胤礽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殖民”。

胤礽:别说了,孤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