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静州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八十章 又谈心(2 / 2)

作品:《静州往事

王桥详细解释道:“按照省里要求,最近昌东县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交通局。三社公路硬化属于政策支持范围内。”

江老坎眉开眼笑道:“王镇,快指条明路,若是真打了水泥路,三社老少爷们睡着都要笑醒。”虽然说通过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解决了三社修路问题,但是江老坎知道再让村民集资硬化是不可能的,听说如今可以由上级解决这部分资金,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巴。

王桥:“可以这样办,由青桥村提出申请,经城关镇签字盖章,送县交通运输局新成立的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由县交通运输局汇总后,按要求向静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立项申请,静州市交通运输局审核并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同意后。由省交通运输局统一下达建设计划,各县交通运输局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下达计划按标准予以实施。”

江老坎道:“王镇,你说慢点,我脑袋已经被弄昏了。”

王桥道:“我懒得给你说了。到时让驻村的王健具体来办。”

宋鸿礼开玩笑道:“老坎,今天吃你一个鸡,应不应该。”

江老坎笑道:“宋书记,王镇长,我让三社每天杀一只鸡。天天请你们喝鸡汤,就怕你们没有胃口。”

三社修路为村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因为宋鸿礼和王桥来到此地就会受到礼遇。

但是,矛盾和纠纷总会在不经意间产生。沿着公路走了一段,三人正要往回走时,一个中年妇女拦住了道路,道:“江书记,你修这条路要不得。”

江老坎惊讶地道:“为啥子要不得?”

中年妇女道:“修起路倒是方便大家,把我们整了。前天下雨,水沟的水全部冲到我的田头。今年绝对要减产。”

王桥以前在档案馆工作时,曾经在辉煌集团的工地上混过日子,当时最大的一例阻工事件就是由排水涵洞所引起,此时听到中年女子说起此事,便走到工地边上看一看,果然有一个涵洞正好对着水田,虽然有引水沟,但是引水沟很浅,遇到大水时肯定会让水流进水田。

江老坎站在王桥旁边朝涵洞看了看,道:“我晓得了。等天我来解决。”

中年妇女坚持道:“今天来了,就要给我解决。”

江老坎道:“我又不会变成一袋水泥,哪里解决得了。这事不复杂,到时我让人把引水沟挖深点就行了。”

中年妇女道:“已经冲了一次水到田里。绝对要减产两三百斤,今年农业税是不是少点。”

江老坎不耐烦了,道:“减产得到好多嘛,你再啰嗦,我提半斤老白干到你屋头来喝酒,你割不割肉给我吃。这点肉钱都比得上减产的钱了。”

“那是另一码事,喝酒吃肉有人情。交农业税是给国家,又没有私人人情。”中年妇女又笑道:“反正给老坎说了,不解决,我就到你家头去吃饭,让三姨妈给我我煮鸡汤喝。”

看着中年妇女扛着锄头走下小道,王桥问道:“亲戚?”

江老坎道:“算是远房亲戚,真要论起来,农村人很多都扯得到亲戚关系,就是远与近的关系。农村工作就是这样的,全部都是扯皮婆妈事。”

王桥前几天为向阳坝的村民伤透脑筋,当时的村民面对自己这个镇长就如面对着敌人,目光不善,恨不得咬上两口。

今天来到了青桥村,虽然也遇到些事情,但是多数村民都是友好的,笑脸相迎,有鸡汤喝。

青桥村三社和向阳坝村一社都是城关镇村民,素质差不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在于利益,镇村一起帮助青桥三社村民得到了利益,因此走在三社地盘上就会收到友好。

向阳坝村民则是出于经济目的而选择站在“仇人”一面,不是与政府有仇,也不是与王桥有仇,纯粹是因为利益。

不患穷而患不均,这种心理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正要回到江老坎家里,王桥接到了父亲电话。父亲王永德是一个保守节约的人,平时没有事情绝对不会给儿子打电话。因此,王桥接到电话后,直接就问道:“爸,有什么事情?”王永德道:“我刚才接到了国栋弟的电话,你张爷爷生病了。我马上就坐车到城里,然后我们一起跑一趟省城。国栋老弟也随后要坐飞机过来,航班是下午二点的,他怕来不及,让我们两人先去。”

(第七百八十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