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仕妖娆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成无名,风口浪尖(1 / 3)

作品:《宋仕妖娆

不出李凤梧预料,第二日的大朝会上闹开了锅。????猎文??w?w?w?.?l?i?e?w?e?n.cc

出使金国结束,自己那个通问金国副使的官职自然没了,如今只是个从八品文散官的奉礼郎,一般来说,这个品阶是不可能参加朝会的。

不过出使金国这种大事,要在大朝会上述职,李凤梧生平第二次踏进了大庆殿。

站在文官行列最末一位,李凤梧心中着实有些忐忑。

述职主由卢仲贤。

是以李凤梧知晓自己只是来走过过场,因有昨日赵昚的预防针,也知晓自己不会被赏赐,对此只能表示蛋疼。

等卢仲贤说完金国的条件后,朝堂之上果然沸腾起来。

其他条件都还好说,唯独割让四州之地,让朝内主站主和两派争论起来,赵昚也没有说话,只是听着臣子辩论。

大朝会上第一次出现如菜市场一般的争论。

李凤梧也看得好笑,这还是礼仪清明最注重形象的大宋官员么,怎的都像吵急了的鸡公一般,只差没有对骂了。

而在割让四州之地的争论上,以左相陈康伯为力主拒绝,这便是陈康伯的矛盾性,历史对其评价两极,有说他是主战派,有说他是主和派。

其实都不对。

他既主战,又主和。

能战的情况下,陈康伯绝对支持北伐,比如隆兴北伐官家旨意绕过三省,史浩无法容忍辞相而去,陈康伯去却没有任何表示。

若是不能战,陈康伯便是踏踏实实的主和派,而割让土地,这是陈康伯的底线。

从某方面来说,陈康伯代表着广大的中庸官员,有恢复山河之志却无恢复山河之能,注定只能中庸着走完仕途。

右相汤思退态度暧|昧,从附议他的官员言论中不难得出,都认为应当忍辱负重以图一时安宁。

争论许久。最终赵昚一锤定音,割让四州不能同意,择使通知金国。

于是本次朝会以主战派的暂时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