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90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七节 给东方指路(2 / 2)

作品:《大国崛起1900

现在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已经全面越了自由的朝鲜人。

日本的展势头。让朝鲜感到十分紧迫,可是朝鲜的基础比日本差太远了。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虽然也建立了学校等一些现代机构,可是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日本只是在朝鲜建立一些初级品加工厂,还有铁路罢了,但是日本投降后,撤走了自己的技术人员,别说这些工厂了,朝鲜的铁路几乎都瘫痪了。因为朝鲜火车司机基本上都是日本人。

现在朝鲜王国复国了,经过被日本人的折腾,朝鲜王室彻底失去了政治野心,反而促成了朝鲜的君主立宪。现在朝鲜的政治完全被金九这个强力人物控制,说是君主立宪,不如说是挂在君主名义下的权臣毒菜。

就像杨潮当初设计的那样,朝鲜du立之后,依然将日本视作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的展态势让朝鲜人十分紧迫。可是他们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而且跟外国关系也不好,因为时至今日,欧美也没有认可朝鲜的国家地位,因为朝鲜不肯给欧美国家优惠的利益。

他们只能依靠中国,他们没有选择。

“你们的基础太差,没有任何工业积累,国家一贫如洗,在这样的基础上展经济,确实困难重重啊。”

朝鲜这大半年以来,国家经济也就是勉强达到日本占领期间的水平,说句不好听的,甲午战争时候朝鲜什么样,现在依然是什么样,几乎没有什么展。

“都是日本人害的,日本搜刮了朝鲜二十年让朝鲜一贫如洗。”

朝鲜驻华大使李承挽愤愤说道,二十年的殖民统治,朝鲜人是不会忘却的。

不过日本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他们向朝鲜赔款4亿两白银,这就是巨大的积累。

只可惜日本人可以一边支付巨额赔款,一边还能展经济,朝鲜人却拿着巨额赔款,一边依然穷困潦倒。

如果朝鲜棒子们能拿出后世韩国四小龙时代的精神来展经济,他们倒是还有一点希望,如果一味地这么把自己的不行推托到日本身上,那是没有希望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找借口没有意义,就好像后世大6把展落后推到光头哥把黄金弄到了台湾一样,只是为无能找理由。

“如果能找出一些优势产业,重点打造成世界先进产业,还是能带动朝鲜成为达国家的。”

杨潮给朝鲜人支招道。

李承挽也不是傻子,他是受到良好教育的海归。

当即道:“朝鲜的优势产业,无非高丽参而已,朝鲜要强大,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

李承挽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杨潮,他拜见杨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贷款,要技术。

杨潮笑道:“何止是高丽参,朝鲜北方的山林里连绵的森林,这也是巨大的财富。所谓工业,可不是狭隘的纺织、机器,工业其实就是一种生产模式,用机器替代人来劳动,将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将产品规模大大增加。谁敢说木材加工业不是一种工业呢?至于贷款和技术,我无法帮到你们。但是你们可以招商引资啊,就像我们当初做的那样。我们从德国,从美国引入了数百亿的资本,才打造了一个可观的工业生产体系。朝鲜如果想走捷径,在没有人才,没有资本的情况下,那就只有打开国门,直接引入投资,这样不但有了资本,有了技术,通过外资的渠道,还拥有了一个巨大的外部市场。”

谈话之间,杨潮就给朝鲜指了一条明路。

李承挽若有所思,要是引入外资,除了在中国引资之外,似乎没有第二个选择,但是引入资本容易,如何让这些资本为朝鲜所用,而不是赚了钱就跑,这是一个问题。

“可是如果引入外资的话,一旦情况不利,这些外资还是要撤走的。俄国人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就是因为外资大规模撤离吗?”

李承挽询问道。

杨潮笑道:“你多虑了。所谓资本,还是要依附人的。俄国人做不到的事情,不意味着朝鲜人做不到。你看看,德国人当年在中国投资那么大,现在青岛经济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在战争期间越的达,为什么?因为德国资本走了,但是德国那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可都没走。留住人才是根本,俄国人之所以陷入动荡,那是因为开矿的办厂的外国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随着资本一起撤走了。如果能留住人,哪怕资本撤走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保住产业,钱总是能花完的,但是生产能力一旦形成,就是永久性的创造财富的机制。”

杨潮的话让李承挽茅塞顿开,他一直奇怪为什么青岛的德国资本都变卖了,可是青岛依然在展,他归结为上海金融市场提供了替代资本,可是俄国人当年为什么不用这种方式,他就想不明白了。

现在他们明白了,最关键的还是人。说到底,从美国回来的他,可不像冥冥中的对手金胖家族那样漠视人,不像苏联人那样太过于强调物质。

至于留住人,李承挽心里已经有了打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