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经略10(3 / 4)

作品:《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这也是他刻意做出来的示范和要点位置,

虽然这些都不是马上能致命的要害,但只要扎实中上一下也足以令对手,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了。

因此,他接下来主要强调的是,用最简单和省力的动作组合,完成最基本的对阵戳杀和防护。

又演示了数人组合,面对矛手与刀牌多人配合进攻,正面、侧向的合力对抗与骚扰牵制;对抗对方矛手的避让与反冲刺杀;。

铳兵兼顾远近的战术,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劣势,优势是先敌予铳击,而后以白刃,可谓是双重杀伤;劣势是近身后,铳刺长不及矛兵,短不如刀剑灵活,只能权取其中庸而已。

因此,只能通过娴熟操习,团体和战技的密切配合,来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强化。

“若是遇到了射声队的弓弩怎么办。。”

有一个声音突然问道。

“那就先打空一轮,再冲上去戳死他们啊。。”

杨再兴再次信手抖出个枪花道

“既然能与战兵肉搏,又何须在意这些弓弩手呢。。”

虽然贵为管领正辅四营,数千兵马的第四兵马使兼步军都监,但他还是喜欢和士卒们混在一起。亲自操习战技和团队协练,而且无论寒暑雨雪,雷打不动。

是以所谓上行下效的领头示范下,他所领的部伍也是铳军各营之中,最是以近战肉搏见长,而别号“挺击”营。

然后在杨再兴的示意下,一辆军用制式的长厢大车,由两匹大骡子缓缓拉了过来。

自有军士上前,掀开用铁强化过的厢板,顿时从中露出成排的金属反光,却是一只只雪亮泛光,形同细小矛头的铳刺。

相比目前也只有零式改造版和一式标准版,两代制式火器的基本规格,作为武器配件的铳刺,则是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改良和演变的。

从最早粗大笨重的矛头式,到截短的刺剑尖刃,再到后来粗工省料的细尖铁条,或是曲环的直刃片子。

早期,也因为过于纤细的刺身,以及所获得铁料来源交杂,工艺火候的不足,装上铳刺之后,经常会在冲阵、攻坚或是对马的激烈对抗中,没用多久就生前端折断或是弯曲而不堪再用。

而军中的对策就是,多带几把备换,必要时还可以作为防身的刃,或是近距离投掷智勇,或者干脆将弯曲的部分放到平地上,踩直了继续使用。再不然就直接反转过铳柄,权作棍棒锤击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