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倾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章 宛城(2 / 4)

作品:《倾汉

进,可以夺武关而威胁京师洛阳,北上可以威胁兖州、豫州以及河内等地,退,则可入荆州,说是荆州的门户也不为过,虽四面环敌又无险了依,却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也难怪历史上曹操几次三番的要攻下宛城,为此还失去了爱将典韦已经长子曹昂,就是后来战局了徐州,实力要强过张绣的吕布都没有招到曹操这么惦记着。

想到这,韩非不禁想起了吕布。

吕布不是纯血种的汉人或匈奴人,性格上没有汉人那种当时讲究“忠君爱国,从一而终”的思想,他只做自己觉得有好处的事,这种思想放到今天的中国当然无可厚非,天下攘攘,皆为理往,以利为原则嘛,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当时受董氏儒家思想的洗脑,吕布这种以一己之利行事的人物当然为大部分自诩为卫道士的人物所不齿,所以成为一个悲剧英雄也是必然的了。

其实,他只是想要升官,后来,更是想得一安定罢了。

其实吕布某些时候比那些伪君子更可爱些。事实上真实的刘备的确是个草莽英雄,讲义气,有豪气,看上什么人就要和人家拜把子,虽然爱哭,也只是真性情的表现,而且也是真心真意为治下的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史上曾经有两次有刺客要暗杀他,结果偷听他在给下属布置政事,安排农事时,的确是一心为之,于是这两个刺客全都选择自杀而不愿动他一根汗毛。

就是这么个直爽而豪情万丈的真英雄,也有让人看不起的一面,也许,韩非是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而不是一个英雄或者成大事者的角度去说这邪吧。刘备在逃跑的时候,跟他老祖宗刘邦一样,把妻儿都赶下车,不顾他们的死活,真正的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说。

而吕布这个为众多三国迷不齿的“卑鄙”小人呢?董胖子玷污了貂婵,这在当时那些卫道士看来“女子失节便当如何如何”。就连升斗小民也不愿把一个失过节的妇人娶作妻妾。可吕布此毫不以为然,依然坚定不移的娶了貂婵,而且对她极好,后来又纳了曹豹之女为妾(估计不怎么样的姿色,连个名都没提过),还是对她百般怜爱。韩非估计吕布也不是对王允的连环计完全没觉察到。但是他只是把貂婵当作一个女人,一个普通女人,给了她想要的温暖怀抱,给了她安全感。甚至在下邳士气低迷,军心涣散,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没有想着投降。或是宁愿在家陪着妻儿。

这么个对自己女人体贴的卑鄙小人?天下有多少人敢在这个问题上笑他?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干过窃玉偷香的事?吕布的确不是一个好上司,称不上是英雄,好汉,没有杀伐决断,不会玩弄权术,但韩非承认他绝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真男人。

或许,站在女人的角度来想的话,吕布、刘备二人中。多数会选择吕布来做一生的伴侣吧!

宛城地处北方接壤,受黄巾之乱以及洪旱的影响,一路上人口稀少,除了偶尔会遇到一两个有几十户人口的小村子,其他时候基本上就只能看着河水里的游鱼,长长的芦苇……自新野出来后,就几乎没见过活人。

或许。是受到了虎牢关前战争的影响吧。

经过树日的长途跋涉,终于见到了宛城。相比于长沙的矮小,长社就显得巨人一般。高达七八丈的城墙让韩非明白了为什么曹操打张绣时为什么一连几次都正面攻不下,灰色的城墙在阳光的肆虐下更显得死气沉沉。却不如长沙一般让人觉得亲切。

门口一队士兵无精打采的,正如烈日下同样打蔫的树木花草。大部分甚至连皮甲都没穿,只穿着一件汗湿得变了色的布衣。有的甚至抱着长枪靠在城门拱墙上打瞌睡。

那个唯一穿了皮甲的小校,见韩非一行人来,忙上前拦住了车驾,伸手要税金每人五金,那硕大的狮子鼻里伸出几根黑黑长长的鼻毛来,让人甚是怀疑是不是还有鼻孔臭。

除非不得己,韩非并不习惯拿出自己的身份来压人,见了此情景,也只是厌恶的挥了挥手,让人如数捧上税金。那小校眉开眼笑的接过沉甸甸的一把铜钱,在手上踮了踮,身上那如同大号的女子肚兜一般的皮甲也跳了一下。

正当韩非准备进城时,那小校看着这车队人数不少,那车上又沉重的把地上轧出一道深深的辙痕,以为是哪个商队,打起了坏主意。

“慢着,太守有令,为严防宵徐入城内,须得将每辆车仔细搜查一遍。”那小校一边拉大喉咙,一边回头跟那群有气没力的痞子兵说道:“还不与我搜查!”

究竟是什么样的蠢货,才能养出这样的兵。韩非一眼就看出这小校无非是想多捞点油水罢了,相比之下那张机治理下的长沙,不知要清廉到了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