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问镜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蠹修(3 / 4)

作品:《问镜

对此余慈比较期待,因为实证部别的不说,总结出的心得经验,往往都是参照可行性非常高的,和解良这种注重自我感悟的方式大不相同。

同时,受老道提醒,余慈也觉得多多请教别人,开拓一下思路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他除了在观中,向几位成功凝成阴神的师兄请教心得,还写信向他认识的两位宗门天才弟子求教。

李佑的回信来得很快,也非常简洁,就那么四个字:

“饶了我吧!”

那家伙果然是不擅长这一套的。

余慈也不意外,而等他收到梦微的回复时,时间又过了两日。

此时余慈是在前往小谷修行的路上。说来也巧,他正要出观门的时候,来自山门的回信恰好送达,余慈也就顺势拿了,仍往小谷去。

李佑的回应只一眼便成,梦微则是非常认真地进行回答,满篇工整的小楷,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儿错漏,只看了两眼,余慈便端正心思,凝神细观。

“……心象一物,极重个性,人人不同。我难以提出什么建议,不过就描画本身,我有一点儿话说。

“宗门四部,道德部重感应、学理部重思辨、戒律部重规矩、实证部重实效,每部修行,侧重点都有不同。解师叔以天纵之资,兼通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玄元根本气法》也被长辈仙师评为‘三部贯通,引为极致’,那么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精神,必然在其中有所反映。

“从师弟来信看,似乎更重视感应一面。然而学理之思辨、戒律之规矩,也不可忽略,否则纯粹感应,便容易以空对空,致幻入妄,师弟不可不慎。”

余慈看得连连点头,这可是说到点子上了。他现在无法下手,恐怕就有点儿“以空对空”的意思,所谓反躬自省,又哪是凭空揣想所能做得到的?

接下去,梦微又从解良的性情学识延伸出去,和余慈当初研习贯气法的思路一模一样,但她对解良的了解,可不是余慈能比得上的。

“解师叔提倡‘理’为大道之源,求的是一个兼容并包天地万物之理,这是他的理念所在,我不予置评,但我认为,师弟心中也应有一个自我理念在,由此端,便是心象之骨架,即一以贯之的精神。

“至于规矩,我虽不擅丹青,也知道落笔前需要有布局谋篇,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结构,才不至于信笔由之,失了章法。若师弟暂不知该什么法度,我这里倒有一些师傅讲过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