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问镜 / 章节正文阅读

追逐 第二百零九章 天人相搏 惊鸿一现(五)(3 / 4)

作品:《问镜

虽然对自我的“心魔”认知不是太合格,可余慈有一点可以确证:

在战斗状态、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心态是绝没有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搭建的稳固道基,可以确证这一点。

当他全神贯注于符形结构、法相神韵的描画,也就是展开又一次的“天人相搏”之时,心魔劫数也不过是当前状态下的一部分,不可能祛除,却是退居为不足为道的角色。

无量虚空神主的意志,变得若有若无,最后完全被余慈排除在关注的范围之外。

现在他的眼里,只有后土帝御。

但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

相较于前两尊帝御法相,后土帝御是有据可依的,也必须依据实际的根基,才有意义。

余慈掌控着玄门体系,明月心象整合,宏观上的把握绝对没有问题,他也就是按照“大处着眼,小处调整”的思路,依循主脉走向,勾画符纹。

至于分脉支流这些“细节”上的东西,不再、也不能理会。

必须承认,很多时候,就是这些分脉支流,影响着一个宗门、一片区域的兴衰,不可避免地,随着调整,此界人心动荡,被心魔尖锋导入,负面的冲击,如影随形。

余慈不想虚伪地谈起所谓“大局”、“牺牲”。

大局肯定是客观存在的,牺牲也绕不过去,却不应该由他这个始作俑者提出来。

余慈对此惟有坦然以对,因果承负,由此而生,这也是客观不移。

这一刻,他似乎感觉到了萧圣人当初的心情。

这所有的一切,都真实不虚地封入这枚符箓之中、这座法相之中。

这次,余慈的制符成相之法,又有不同。

不是工笔,不是泼墨,而是厚重的“墨迹”,一层层铺陈下去。

也就是包括地脉元气、心魔劫数、因果承负等种种元素,不断堆积,彼此汇聚、变化。

心田方寸别无所用,只是默默承载。

厚德载物,方是根本;道吟之声,往复奔流:

“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

而厚积到了某种程度,无数种元素的作用之下,终于有一道灵光,从厚积的“土壤”中生长出来,自然演化,稍事勾勒,便是后土帝御法相成矣。

正是“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

天地之间,有道韵传唱:

“岳渎是依,山川成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无穷无尽的元气,分合随意,在玄门体系中流转堆积,无量神通,于焉化现。

这一刻,明黄光芒似是扬尘飞起,弥漫天地,转瞬又是清明。而道境天宫之中,已有一尊帝御法相,与玉皇、勾阵并列,冠冕服衮,威仪厚重,双眸之中,漫见山川真形,阴阳妙化,正是后土帝御。

纯以感觉论,这次甚至比前两回还要轻松。

余慈化出三尊帝御法相,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不只是机变,而是就茫茫天道、恢宏之力,做出的应对,也是腾挪闪掠,攻防转换。

天人相搏,不外如是。

影鬼说得也不太对,其实“天人相搏”真的能长经验的,只要把握住了那一道脉络,多出一份胆气,也有那一份厚积。

余慈个人的、岁月的积累其实不太够,可是太霄神庭、万古云霄、《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等上清资源的推积,已经将他的基础打得无比牢固,更多出一份多数地仙大能所绝不可能存在的决绝锐气。

所以,在“天”与“人”的对战中,他又胜了一局。

后土帝御一成,归于正位,所谓的“心魔尖锋”,便是石沉大海,无声消融在“厚德”之中。

无量虚空神主没有想到,余慈会用这种方式对付魔劫,但他也有所得。

余慈在后土帝御上的手段,在“天人相搏”上的变化,实在是第一流的,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天才式的灵光,对无量虚空神主的参照,相当有利。

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