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十二楼谜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章(2 / 4)

作品:《十二楼谜案

“不用不用,你陪小亮就行了。下午喝喝茶、看看书,咱们搬到这儿来,不就是让你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吗?哪能让你像以前那么累。”

“可是你一个人工作,会很辛苦吧。”

顾磊洗好碗了,把手擦干净,走到苏晓彤面前,双手放在她肩膀上,温柔地说:“晓彤,只要你能开心,我做什么都愿意,辛苦点算什么?赚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我算过了,在网上接单,一个月一万多应该没问题。理市的生活水平不高,足够咱们一家人花了。而且我不是才开始在平台上接单吗,做得多了,口碑积攒起来,价格就水涨船高了。总之你相信我吧,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苏晓彤淡然笑了笑:“好吧,我相信你。”

顾磊也展露出笑容:“你们去玩吧,玥海公园有免费的儿童游乐区,小亮很喜欢去那儿玩。”

苏晓彤点点头,问儿子:“小亮,想去玩滑梯吗?”

顾小亮摆弄着玩具,没有回答,苏晓彤上前去又问了一遍,他才木讷地点了点头。

苏晓彤画了个淡妆,换上一套运动装,牵着儿子走出家门。在电梯间等待一会儿后,母子俩走进电梯,两扇金属门合拢之前,一个刚走出家门的女人叫道:“诶,等一下,等一下!”

苏晓彤按下电梯右侧的开门键,女人快步走进来,说了声“谢谢啊”。

“不客气。”

女人看上去三十七八岁左右,烫着一头卷发,身穿长裙,不施粉黛。电梯下行的时候,她盯着苏晓彤母子俩看,说道:“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们呢?”

“啊,我们是三天前才搬来的。”

“这样啊,你们是买的房子,还是租的?”

“买的。”

“是1201这户吗?”

“是的。”

女人笑了起来:“那咱们是邻居了,我叫李雪丽,是1203的住户,以后多关照。”

“好的,我叫苏晓彤,请多关照。”

“这是……你儿子?”

“是的。”

“你多大呀?就有这么大一个儿子了。”

“我都35了。”

“啊?真的?”女人夸张地叫了起来,“你只比我小一岁?我还以为你不到三十呢,你是怎么保养的呀,看上去这么年轻!”

“过奖了,哪有你说的这么年轻呀。”

说话的时候,电梯到一楼了。三个人一起走出来,李雪丽明显是个自来熟,看样子并不打算分开走,而是继续攀谈:“你是送儿子去上学吗?诶……不对呀,现在都十点过了。是不是学校还没联系好?”

苏晓彤沉默了几秒,觉得一层楼的邻居,迟早是会了解状况的,便如实说:“不,我儿子有点特殊,不用去学校上课。”

李雪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端视顾小亮一阵:“特殊在哪儿?我没看出来呀。”

“他有智力障碍。”苏晓彤不太情愿地说出口。

“这样啊……不过也没事,挺好的……孩子长得多乖呀。”

苏晓彤不想再跟她聊下去了,开始说结束语:“李姐,我带儿子去玥海公园玩儿,你是去上班吗?咱们改天聊啊。”

“我不上班,是去菜市场买菜,跟玥海公园在一个方向,咱们一起走吧。”

苏晓彤不便拒绝,只有勉强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一路上,李雪丽都在打听苏晓彤一家的情况。苏晓彤有点烦这种聒噪八卦的女人,但是初来乍到,又不好得罪人,只好耐着性子把一些基本信息告诉对方,比如她是江苏人,之前在京州工作,以及顾磊的一些情况,等等。对于一些不想回答的问题,就岔开话题或者搪塞过去。好不容易走到了菜市场,心想这下总可以摆脱这女人了,李雪丽却说:“你刚来,要不要去菜市场熟悉一下?我跟你推荐几个不错的摊位。”

“不用了,我不买菜做饭的,我老公做。”

“哎呀,你也太幸福了吧!嫁了个好男人呀,现在会做饭的男人可不多了!”

“那李姐,我就……”

“等等,”李雪丽拉着苏晓彤的手说,“今天晚上,我给你们一家三口举行个迎新会吧。”

“啊?什么迎新会?”

“到时候就知道了。总之今天晚上六点钟,你们一家三口来我家吃饭,我介绍些邻居和朋友给你们认识。”

“这……不必了吧,谢谢李姐,不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呀,就这么说定了啊,我现在去买菜,你们有什么忌口的吗?”

“不是,李姐,真不用……”

“一定得来啊,‘迎新会’是惯例,不止是你们,我给小区里的好些人开过迎新会呢!”李雪丽说着就朝菜市场走去,冲母子俩摆了摆手。

苏晓彤还想婉拒,李雪丽已经走远了。她张着嘴愣了会儿神,苦笑一下,牵着儿子朝玥海公园走去。

5

玩了一个小时,母子俩回到家中。苏晓彤把碰到邻居李雪丽的事告诉了顾磊。顾磊觉得新鲜:“迎新会?这儿还有这习俗呢?”

“不是理市的习俗吧,是这个李雪丽热情过度了。”

顾磊笑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个热情的邻居,不是坏事。我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村里的人也很热情,像亲戚一样经常走动呢。”

苏晓彤撇着嘴说:“我不习惯,刚见面几分钟的人,一点儿都不了解,就去人家里吃饭,多别扭呀。”

“一回生二回熟呗,吃顿饭不就互相熟悉了。”

苏晓彤望着顾磊:“你挺期待的嘛。”

顾磊挠挠头:“期待谈不上吧,只是咱们到理市定居,在这儿一个亲戚熟人都没有,有机会认识几个邻居和朋友,总是好事呀。”

苏晓彤沉吟一刻:“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小亮的智商有问题。”

“但你也不能让他一直不跟人接触呀,智商是一方面,性格又是另一方面了。你不觉得小亮现在越来越自闭了吗,经常一整天都不说话。我觉得,就是得让他多跟人接触才行。”

苏晓彤沉默良久,点了点头。

于是就这么说定了。下午,一家人去商店买了些糕点和水果,作为上门的见面礼。五点过,苏晓彤换上一套gucci的春装,画上精致的妆容,戴上项链和耳饰,踩上高跟鞋,给老公也收拾打扮了一番。顾磊穿上衬衣和西裤皮鞋后,精神帅气了许多。但是赴宴之前,顾小亮哭闹起来,拒绝前往。

夫妻俩一起哄着孩子,但顾小亮一边大叫着“不去,不去!”,一边赖在地上大哭。苏晓彤一开始还轻言细语地安抚和询问,让儿子说出不愿去的理由,但弱智的顾小亮像一个不讲理的婴儿,只会哭闹。苏晓彤失去了耐心,生气地说:“你要是不愿意去,就一个人留在家里吧!”

顾小亮哭得更厉害了,顾磊一面劝老婆别生气,一面哄孩子。最后,顾磊以买新玩具和棒棒糖作为诱惑,顾小亮才勉强答应了。顾磊给儿子换好衣服,小声对苏晓彤说:“你看,我说得让他多跟人接触吧,不然他以后恐怕连家门都不愿出了。”

苏晓彤无奈地叹了口气。调整好情绪后,一家人拎着礼物,盛装出席“迎新会”。

来到1203的门口,按门铃,开门的不是李雪丽,而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短发女青年,她笑道:“是新邻居吗?”

“是的,我叫苏晓彤,这是我老公顾磊,还有我儿子顾小亮。”

“快请进吧,我们也是雪丽姐的客人,比你先到了。”

“好的,需要换鞋吗?”

“不用不用,我们都没换。”

一家人遂进入客厅,这套房子的户型和布置跟他们家相似,紧凑、温馨。客厅的沙发和椅子上坐了八九个人,全是陌生面孔,但脸上都挂着友好的微笑。苏晓彤有些局促,说了声:“大家好。”

“你好你好,快请坐吧。”一个五十多岁,面容慈祥的阿姨说道。

系着围裙的李雪丽从厨房里出来了,她穿着宽松的家居服,趿拉着拖鞋,手里拿着一个碗正在打蛋,看到宛如出席高级宴会的一家人,“噗嗤”一声笑了,说道:“哎呀,你们这一身,也太隆重了吧,我忘了跟你说,这就是普通的家庭聚会,随意点就好。”

沙发上一个玩着手机游戏的年轻男生笑着说:“是啊,我穿着短裤汗衫就来了,跟你们一对比,简直像走错了片场。”

大家都笑了起来。被他们这么一说,苏晓彤脸都红了,顾磊也有些尴尬。还好那位阿姨是个善解人意的人,拍了那男生的腿一下,笑道:“人家是第一次来,当然得隆重点呀,这是礼貌,懂吗?你天天在这儿吃饭,用得着吗?”

苏晓彤表情自然了些,把买的糕点和水果递给李雪丽,对方说了几句客套话,招呼他们坐下。

“最后一道菜,紫菜蛋花汤,马上就开饭啊。星星,夏琪,来帮忙端菜!”李雪丽不客气地吩咐着。

好几个人都站了起来,顾磊和苏晓彤也打算去厨房帮忙,被李雪丽制止了,说别把衣服弄脏了,安排他们一家人在餐桌旁坐下。李雪丽家的餐桌是一张大圆桌,挤着点能坐下十二个人。大伙儿一齐端菜、摆碗筷,十几道丰盛的菜肴一一呈上,看上去秀色可餐,让人垂涎欲滴。

苏晓彤注意到,其中一个高颧骨女人,带着一个比顾小亮年龄小一点的女儿。小姑娘挺可爱的,穿着粉色的套装,面色红润,头发柔顺,一脸机灵样。跟木讷迟钝的顾小亮比较起来,大相径庭,苏晓彤心情复杂。

饭桌上有饮料、红酒和啤酒,每个人选择自己想喝的饮品。大家都往玻璃杯中注入酒水后,李雪丽站起来,端起酒杯说:“欢迎我们的新邻居,苏晓彤、顾磊、顾小亮!”

众人一起起身、举杯,苏晓彤和顾磊说着感谢的话,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来来来,吃菜吃菜,尝尝我的手艺,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李雪丽热情地招呼着。

顾磊夹了一块糖醋里脊,送入口中,咀嚼之后,两眼睁大了,叫道:“好吃!”他给苏晓彤夹了一块,苏晓彤品尝后,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你们喜欢吃就好!”李雪丽很开心,“这有肉沫鸡蛋羹,专门给两个小朋友做的,来,尝尝。”

说着,她给顾小亮和那个小姑娘分别盛鸡蛋羹。顾磊道谢之后,仍然像往常一样耐心地给儿子夹菜和喂饭,那个小姑娘看到这一幕,好奇地问顾小亮:“你这么大了,还要人喂吗?为什么不自己吃呢?你看我都自己吃。”

顾小亮像没听到似的,一边咀嚼,一边摆弄手里的小玩具。顾磊和苏晓彤有些尴尬,正不知该如何作答的时候,高颧骨的女人对女儿说:“文婧,吃你的饭,管人家干嘛?”

李雪丽再次举杯,岔开了话题。所有人一起碰杯三次后,李雪丽对苏晓彤说:“你知道我们这群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吗?”

“一个小区的邻居呀。”苏晓彤说,“难道不是吗?”

“当然是,不过还有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从外地来理市来定居的。在这里几乎没有别的亲戚和熟人,所以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既是朋友,又像家人。”

“说‘经常’不准确吧?”穿汗衫和短裤的小伙子说,“根本就是‘天天’呀。”

“对,天天。”李雪丽点头。

苏晓彤和顾磊有些吃惊:“你们天天在一起吃饭聚会?”

“一开始,是我经常邀约大家来我家做客。后来大家渐渐就熟悉了,也觉得我烧的菜好吃,于是我说,不如大家一起搭伙吃饭好了。大伙儿一致响应,便按照每人每月六百块的标准,交伙食费给我,我统一买菜做饭,晚饭都在我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