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郭太后:没有妹妹怎么办?(2 / 3)

作品:《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陆抗脸色一正,神情严肃的说道:“这一次攻打夏口,若是胜了,孙峻这个左都督运筹帷幄,当是首功,到时候,吾父的大都督之位,怕是要让给孙峻了;要是败了,折损的是丹扬朱家的部曲,与他孙峻毫发无损,汝父子如此卖力,不是支持鲁王,还有何解?”

朱绩听陆抗这么一分析,顿时气急起来:“孙峻他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痴心妄想当大都督,陆大都督还在,吾父还在......。”

孙峻的军事能力,在孙氏宗室之中,属于厉害拔尖的一个,但比起陆逊来要差了不知多少,比起朱然,也是不如。

陆抗一席话挑起朱绩怒火,识机见好就收,摆了摆手说道:“公绪,汝父姓朱,就算改为施姓,也一样不是姓孙,陛下猜忌心重,当年赤壁大战,周大都督也只是代掌兵权,现在陛下威权日重,更不可能将兵权托付给外姓之人。”

朱绩默然不语,心中憋屈得紧。

朱治死后,朱然为了保住兵权,屡次出生入死,为孙权冲锋陷阵,在官职上,也从偏将军晋为左大司马,但实际麾下的军队,还是朱家的部曲族兵。

要是族中精英都死光了。

朱家会怎么样?

朱绩不敢想下去,舍了自己,去成全孙峻的名声,朱绩还做不到那样高尚。

“幼节,你若是在我的位置上,该当如何?”朱绩闷声问道,他之前也曾和父亲朱然抱怨过损兵太多,但朱然对孙权的知遇之恩很是感激,听不进忠言。

陆抗淡然一笑,抬手指向夏口城,道:“公绪,你若信得过我,就放我入城一趟,我来和步夫人、步仲思接洽,要是能私下达成阵前罢战的协议,那朱家就不必为损兵着恼了。”

“幼节,你是说我们和步家商量好,给孙峻演一场假打的戏,妙,妙哉!”朱绩拍着大腿,连连叫好起来。

陆抗与朱绩一番计量之后,施施然大摇大摆的向夏口城而来。

到了离城箭矢射不到的地方,陆抗从怀中取出一面汉旗,持在手中展开,然后朝着城头挥手示意起来。

步阐眼睛充血,正带着一队族兵在龟山上巡视城垣,听到手下将卒叫喊,凝神看去,却是一少年郎正持旗示意,看样子想要进城来。

只有一人,步阐自是不怕。

在命人放下吊绳,将陆抗提上来之后,步阐仔细一打量,才算认出原是陆抗。

陆、步两家这些年与蜀汉走得近,步阐去江陵的次数有不少,到陆绩的府上见过陆抗好几回,这次于困境中见陆抗到来,步阐不由得喜出望外。

“幼节,城外的逆吴退兵了吗?可是刘丞相遣你前来,不知大汉天兵何时杀到,丞相如今又在何处。”

步阐口不择言,握住陆抗的手连声问道。

陆抗本来对步阐这个长辈独抗吴军的举动甚是佩服,但瞧步阐这么沉不住气,心中又起疑起来,这夏口城能守到现在,怕不单单是步阐一个人的功劳。

“阐叔,夫人可在,珏弟可在?”

步阐听陆抗提到步练师,连忙答道:“吾妹正在城中,可是丞相有话要告知,来人,快领幼节去见夫人。”

步练师这段时间极是忙碌,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整治步家内部上面,被她清除出的蛀虫和暗间,有近百余人。

其中,还查出了一伙暗藏的二十余人宗寇,也不知是谁派来的,从他们联络的情况看,已经在准备纵火焚城,并趁乱夺取城门了。

“幼节,你来之时,丞相还说了什么?”从陆抗手里接过玉玦,步练师心中一暖,刘封能够千里迢迢的从凉州赶回来,就证明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陆抗摇了摇头,道:“禀夫人,丞相只是让我转交这玉玦,并嘱咐了一句,说夫人一看就能知道他的心意,并无其他话语。”

步练师点头,陆抗是陆逊之子,能够主动请缨来夏口城,已是千难万难,指望他再带来什么,那是奢望了。

好在步家经营江夏郡多年,城中一应军资俱全,也不缺什么?

城中真正缺少的,是能战之将。

步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家族之主,距离合格的将领,还有一段距离,步家的其他人,如步协之子步玑,从资质和天赋来看,也不是能当将领的料。

“幼节,你若不弃,可愿领一支人马协助守城?”步练师愁眉不展,抬眼看到陆抗眼中跃跃欲试的神情,不由得开口问询起来。

陆抗闻言,欣喜说道:“夫人说得可真?抗别的不敢保证,只要是我守的那一段城垣,必不会让吴军给破了。”

“好,幼节既有信心,那南门的一千人就拔给你指挥,要是立下战功,我亲自到丞相那里,为你叙功。”

步练师沉声说道。

虎父当有虎子。

陆逊是东吴的大都督,有名的统帅,陆抗小小年纪,也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才干,这一次守卫夏口城之战,步练师决定赌上一把。

陆抗以客将的身份,登城指挥作战,他的临危受命,让夏口城中一度混乱的指挥得以逐步理顺,步家族兵的精气神也跟着提了上来。

朱绩苦等陆抗入城游说的结果,谁料想没等到好消息,阵前却传来陆抗在城头指挥作战的消息,这让朱绩气不到一处来。

“陆幼节,汝敢欺吾?”朱绩吃了个暗亏,心中憋屈,但又不好向父亲朱然言陈,他总不好说,自己脑子犯糊涂了,听信了陆抗的鬼话。

气怒之下,朱绩亲自带着部曲架云梯攻城,而在夏口城头,步阐见陆抗指挥得当,也渐渐放下心来,将步家精兵交给陆抗指挥。

历史上吴国镇守荆州的两大重将,陆抗、朱绩,就在夏口城不期然成了对手。

在心计的较量上,陆抗占了一回上风。

在战场的较量上,陆抗也不惧朱绩多少。

——

汉、吴在江夏郡大战,不仅让双方的官员、将领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就连第三方看好戏的魏国,也跟着热闹起来。

汉、魏、吴三国鼎立。

无论是哪两家发生战事,都不可能完全的避开另外一家。

曹魏前一阵子,和刘封在凉州打生打死一场,结果卢水胡一场大败,让魏国朝堂上主战派鸦雀无声起来。

现在,难得有坐山观虎斗的机会,魏国官员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讨论战况进展的清淡宴会一个接一个,参与的人数众多,结论也各不相同。

对刘封心生敬慕的人认为,步家因步练师的原因,与蜀国形成了事实上的结盟,孙权先启战端,枉杀步家父子,要是这一回不能给孙权一个教训,那刘封的颜面何在?以后又有谁会依附刘封?所以,蜀国是有理的一方。

对刘封反感的人则认为,从东吴的角度来看,夏口是吴国的地盘,步家是吴国的臣子,吴军攻打夏口,是吴国的内部事务,与蜀汉无关。

当个吃瓜群众,争论自然无有休止。

曹爽、司马懿、郭太后三方势力出于各自的立场,也是各派出使者,来往于汉、吴之间,忙得不亦乐乎。

曹芳继位之后,魏国朝堂缺少了顶梁柱,内斗不断。

曹爽是宗室、大将军,掌握军中实权,又有一班亲信官员相佐,实力排在第一。

司马懿家族属于世家大族,温县八达子弟遍天下,又加上深耕魏国朝堂多年,盟友不少,综合实力排第二。

郭太后这一系实力最差,她虽然有太后的身份,但曹芳并不是郭氏的亲生,母子只有名份上的关系。

曹叡在位时,毛皇后才是皇后,郭氏只是贵嫔,曹叡临死之前,才匆匆把她给扶正。

郭太后威望不足,手头可用之人,她能依靠和信任的人,首先就是西平郭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