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幼麟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18章 论钱(2 / 4)

作品:《三国幼麟传

以汉武帝的五铢钱为例,朝廷赋予一枚铜钱一个钱的购买力;与此同时,这枚铜钱是由五铢重的铜铸造而成,其金属本身的价值和朝廷赋予的流通价值大体上是相等的。

换言之,五铢钱即是货币,也是商品本身。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平衡和性质,朝廷根本不怕多铸五铢钱,只怕铸得不够多——

毕竟民间多的是乐于收藏钱币的大户人家。

但王莽新币、董卓小钱、刘巴的直百钱则不然,这些钱的材质重量——暨本身的金属价值比不上五铢钱,但朝廷却赋于它们十倍、数十倍、甚至百倍于五铢钱的购买力,试问这样的钱币多发、滥发,其后果不就是掠夺民间财富,并引发更大的通货膨胀吗?

殷鉴并不远,董卓铸小钱后,朝廷钱币就失去了信任,百姓便自觉舍弃了更加便利和易于检验的金属钱币,开始使用谷物、布帛等必需品进行交易。

一直到现在,魏国还是将以物易物作为主要的交易手段。

所以历史学家对于汉武帝行五铢钱制评价极高,称其为中国货币史上极其伟大的创举。

虽然中间一度因为战乱、军阀而中断,但断断续续一直到使用到隋朝,流通了近七百年,最终被差不多性质的“开元通宝”所取代。

所以在姜维看来,解决通货膨胀和朝廷失信最好的手段,便是恢复祖制,行五铢钱制;但与此同时,他也深知行五铢钱制需要数量巨大的铜矿支持,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时益州尚未完全开发,铜矿产量极其有限,骤然之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铜矿供应得上来。

果见刘巴冷笑道:“益州若有足够铜矿产出,主公径直多铸五铢钱便是了,老夫为何要献铸直百钱之策?还以为有什么高深的言论,原来不过如此!”

姜维也不气恼,淡然道:“唯有溯本清源,方能拨乱反正。行五铢钱制为本,此乃万世不易之理。今日虽然不能骤行,不代表日后不能行。”

心中同时道:“清代有著名的滇铜,应该在云南方向,看来等行完平羌策后,经营南中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厢,刘巴还要反唇相讥,马良忙抢道:“不是还有中策吗,还请伯约讲一讲这中策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