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宦海龙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12章 书记碰头会(3 / 3)

作品:《宦海龙腾

周正江心里对李元焯这个意见很不满,认为他没有支持自己的意见。在周正江看来,萧宸刚才的“示弱”,明显就是因为萧老逝世,虽然萧老的历史地位得到明确肯定,但萧系在此时此刻,必须保证江东这个萧系大本营之一的重要省份不出现大的动荡。换句话说,萧系在如今就必须选择一切以稳定为前提,如今自己强烈坚持余正清的任命,萧宸故意让杨耀民出来打肿脸充胖子,自己却又一副与世无争大公无私的模样,正是其虚弱的表现。这个时候,只要李元焯书记站出来支持他周省长,那么这一次就能在书记碰头会上将萧系压下去,这样也能给下面的干部们一个定心丸,让他们看到萧系力量的衰弱,如此李书记今天支持了他周省长,下回李书记提出的人事变动案,他周省长自然也要投桃报李,这可是双赢,最后亏本的唯有萧宸而已,为何李书记居然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呢?

这个时候,萧宸却忽然说道:“书记,我这还有个事情,是纪委这一块儿的,但我觉得有必要在今天先跟同志们通个气。”

李元焯和周正江顿时把目光集中了过来,李元焯点点头,微笑道:“行啊,有什么事情,大家参详参详,这纪委的事情,可是大事,萧老在1980年就说过‘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对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

萧宸见李书记特意提到萧老,也微微一笑:“我这有一份纪委方面草拟的,关于学习张港精神的意见书,主要意思就是应该在再次掀起学习张港精神的高.潮。”

李元焯书记哦了一声,微微有些疑惑,这个时候萧宸忽然提到张港精神,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呢?周正江也微微有些迟疑,仔细看着萧宸的表情。

但萧宸只是很平常地微笑着,半点异常也没有,只是笑着将手里薄薄的文件分别递给李元焯和周正江。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港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张港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塑造的一种时代精神。这一精神自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以来,不仅揭开了张港市历史上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崭新一页,使张港市一举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而且对整个吴城、江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995年5月13曰,时任华共中央总书记的姜恩国视察张港,亲笔为张港精神题词。10多年来,在张港精神的激励下,张港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创造了三个文明建设互动并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辉煌业绩。2005年,张港市一举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成为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同时又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第四名的成绩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过历届市领导班子和全市干部群众的大力弘扬和身体力行,张港精神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成为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宝贵“市魂”。

张港精神起源于“杨舍精神”,萌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弘扬于90年代,深化、光大于新世纪。

张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沙洲县,底子薄,经济基础比较差。1978年,县委、县政斧所在地杨舍镇镇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工业产值不足500万元,在原吴城地区六个县的城关镇中倒数第一。为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当时的杨舍镇党委书记秦振华及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两个文明一起抓。短短几年时间使杨舍镇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跃成为全国“乡镇之星”。在创业过程中,杨舍镇形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顾全大局、乐于奉献,扶正祛邪、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加压力、永不满足”的工作标准和工作作风,被誉为“杨舍精神”,这就是张港精神的雏形。

1992年初,郑南巡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张港市委一班人认识到,经济要腾飞,思想要先行,只有用强大的精神动力武装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才能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快速发展,开创大业。于是在“杨舍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个字的张港精神。张港精神一经产生,便成为张港人奔向小康、奔向现代化的发展之魂、力量之源。

张港精神是郑南巡建设有华夏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成功实践的产物,是姜恩国同志倡导的新时期伟大创业精神在张港的生动体现,是张港[***]人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十六字”的张港精神通俗简练、内涵丰富。团结拼搏,即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创大业;负重奋进,即肩负重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勇前进;自加压力,即自立自强,自我加压,不留后路;敢于争先,即心想长远,永不满足,敢闯敢冒,敢争第一。其中,团结拼搏是基础,负重奋进是要求,自加压力是动力,敢于争先是目标。正是在张港精神的激励下,张港人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张港的大变化和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张港人以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张港精神,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将其集中体现在“争先、创新、务实、富民”上,使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实现了内增凝聚力,扩大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争先”,就是以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创大业;“创新”,就是突破传统观念和发展模式激发体制和机制活力;“务实”,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求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富民”就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世纪,张港人又把弘扬张港精神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其内容、拓展其内涵,提升其境界,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科学发展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统筹发展定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协调发展氛围,促进了张港的大进步和大提高。

2005年5月12曰,在姜恩国同志为张港精神题词10周年之际,张港市又召开“弘扬张港精神,再创张港辉煌”座谈会。会议对10年来发展着的张港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作用作了全面的总结,并从重大理论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赋予了张港精神新的内涵,从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张港精神是江东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一个生动典型”的共识。

张港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就是肩负历史重任,百折不挠,自强自立,奋发有为,勇创大业。在宏观环境宽松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宏观环境偏紧时,创造机遇、迎难而上。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做到分秒必争去“抢”、千方百计去“拼”、有胆有识去“争”。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张港市既推动着干部创业、能人创业,同时也大力促进了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形成了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化新港城的喜人局面。

张港精神是一种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这就是以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勇于探索。一个地区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既要有创业争先的激情,更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既要有符合实际的决策,更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正是这种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使张港市形成了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

张港精神是一种敢争一流的创优精神。这就是敢于自我加压,瞄准先进,力争上游,永不自满,勇攀新高。张港人的争先,争的是发展的质量,争的是群众的实惠,争的是民族的志气,争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姓。正是这种敢争一流的创新精神,使张港市始终保持着“样样工作争一流”的劲头,真正做到有胆有识、无私无畏、敢闯敢试,不断创出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这些文字在一般人看来,很寻常,很公式化。但李元焯书记和周正江省长看到这里,却忽然心中一动:张港,可不是吴城治下的一个县级市么?吴城市委书记和市长,岂不都是“萧宸的人”么?

萧宸此时忽然提出要再次掀起学习张港精神的高.潮,会不会是想借此机会开始为他的吴城班子造势呢?

(未完待续)